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通報了2024年度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評情況。在參與考評的中央單位中,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3家中央金融保險企業再次獲得“好”的最高等次。
近年來,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金融力量,保險業聚焦產業、就業、教育、醫療、金融服務等關鍵環節,從資產負債兩端持續發力,在定點幫扶地區寫下了成色十足的“民生答卷”。
在中國人保定點幫扶的黑龍江樺川、陜西留壩、江西吉安和樂安、四川紅原5個縣,一系列“小產業”撬動“大動能”的生動實踐不斷涌現。在黑龍江樺川縣,中國人保支持地方企業建設日產100噸稻米油生產線,打造現代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并出資改造農產品質檢中心,使其成為全國唯一的縣屬部級質檢機構;在陜西留壩縣,企業投入資金改造44座食用菌大棚,助力近30戶村民增收。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以來,中國人保在5個幫扶縣累計扶持產業項目100余個,捐贈資金投入產業的額度超過1.12億元,助推“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鏈初具規模。
為打通產銷兩端,中國人保搭建起消費幫扶平臺,將4600余款土特產推向全國市場,累計銷售額突破2.33億元,助力脫貧群眾將“產量”轉化為“銷量”。中國人保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人保將民生保障、人才支援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持續增強幫扶“造血”功能。2024年,中國人保在5個幫扶縣累計支付各類保險賠款2.6億元,積極兜牢農業、健康等領域底線安全網;在“技能扶貧”方面,自2021年以來已培訓各類基層干部與專業人才超3.6萬人次,打造推動鄉村振興的人才“蓄水池”;累計選派955名掛職干部深入一線,圍繞教育、醫療等民生重點,開展捐建操場、設立助學金、引入專家醫療團隊等項目,用“小切口”撬動“大民生”。
在廣西龍州縣、天等縣和湖北鄖西縣、丹江口市4個定點幫扶地區,中國人壽以金融為筆、產業為墨,繪就出一幅幅鮮活的鄉村振興圖景。2024年,中國人壽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43億元,招商引資超7.63億元;通過培訓“三支隊伍”6275人次、開展消費幫扶近9800萬元等措施,有效增強了地方內生發展動力。中國人壽還構建起覆蓋保險、投資、信貸等多種功能的一攬子幫扶體系。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在涉農人身保險方面承保2.7億人次,農險業務為1665萬戶次農戶提供6784億元風險保障,將“保險下鄉、服務到村”落到實處。此外,該公司還向定點縣投入1361萬元,為近49萬人提供280億元人身保障,為10萬余戶家庭提供18億元農業風險保障,助力構建防止返貧的金融防護網。在探索創新幫扶路徑方面,中國人壽在天等縣的“防貧四保”模式實現精準兜底;其創新的“牛臉識別”技術在肉牛養殖領域成功應用,為傳統養殖插上數字化翅膀,提升了農業現代化水平。
在甘肅兩當與安徽裕安,中國太平堅持“保險+民生”雙輪驅動,夯實“兩地兩區”的振興根基。2024年,該公司充分發揮保險主業優勢,持續擴大保障覆蓋面:在兩當縣,推廣“防返貧險”與“三戶一孤一留守”大病救助保險;在裕安區,圍繞皖西白鵝等特色產業推進農險服務,并創新“政銀保+信用主體”模式,服務5000戶AAA級信用戶,精準引金融“活水”澆灌產業田頭。
保險不僅是風險管理工具,更是服務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從“輸血”到“造血”、從“幫扶”到“共建”,更多“保險力量”在廣袤的鄉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