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今天,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的“排頭兵”,謀求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應對技術迭代、需求升級的挑戰,更需穿越采銷價格劇烈波動、產業鏈運行不暢等不確定性帶來的“驚濤駭浪”。在這一過程中,期貨市場以其獨特的風險管理核心功能和價格發現樞紐作用,正日益從金融工具躍升為上市公司穩經營、促協同、謀發展的關鍵“護航者”與核心“助推器”。
面對市場價格的大幅震蕩,期貨市場提供的套期保值工具,是上市公司規避風險、鎖定成本的“安全閥”。天馬集團深諳此道,2013年便前瞻性地布局豆粕、玉米等品種期貨套保,構建期現聯動的風控體系,成功實現從“被動承壓”到“主動破局”的戰略轉型。除此之外,還有海大集團在飼料原料端的規模化套保,華統股份在生豬價格波動與飼料成本壓力下筑起的期現“防波堤”……這些上市公司的期市足跡無一不印證了上述觀點。企業通過期貨市場鎖定原料采購價或產品銷售價,得以用相對可控的基差風險替代難以預測的現貨價格大幅波動,從而穩定成本、保障利潤,為生產經營撐起一片“安全區”。
對上市公司而言,期貨工具的運用還能顯著提升財務穩健性。通過套期保值平滑業績波動,上市公司可以降低“業績暴雷”風險,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規范的套保信息披露也有助于提升ESG評級,從而獲得更多長期資本青睞。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發布套保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同比增長約11%,其中制造業企業占比超過60%,反映出實體企業越來越重視期貨工具的應用。
期貨市場匯聚海量信息、反映未來預期,其價格發現功能是上市公司優化經營決策的寶貴“指南針”。天馬集團將期貨價格信號融入采購、生產、銷售全鏈條規劃,科學調配資源,提升市場談判中的定價話語權。金能科技則更進一步,將期貨價格作為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大力推廣基差貿易模式,顯著降低了傳統定價談判中的摩擦成本,使交易流程更加高效順暢。
衛星化學在乙二醇、苯乙烯期貨上的實踐尤為精彩,敏銳捕捉期貨價格高點,結合廠庫倉單工具及時鎖定銷售利潤,化市場機遇為經營實績。這種基于期貨價格的戰略決策能力,正在成為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采用期貨價格作為定價參考的上市公司,其毛利率波動幅度平均比同行低30%。
期貨市場的價值不只是服務單個企業,還能有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與穩定。華統股份的探索頗具代表性,通過與合作伙伴建立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價格聯動機制,不僅提升了自身采購決策的科學性,而且有效緩沖了價格波動向下游的傳導,鞏固了客戶合作基礎。金能化學作為聚丙烯期貨指定交割廠庫,通過積極參與交割、提供期轉現等靈活服務,精準滿足下游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期現交易的高效聯動。期貨市場提供的標準化合約、透明的價格和高效的交割機制,如同為產業鏈各環節架設了溝通的橋梁和穩定的紐帶,顯著提升了整體運行效率和抗風險韌性。
期貨工具的運用效果,最終取決于人才的專業素養。華統股份組建涵蓋多職能的專業期現團隊,并持續開展培訓交流,鍛造團隊的實戰能力與市場嗅覺。衛星化學則在期貨業務線上推行“干中學、傳幫帶”,培養了一批扎根市場一線的專業人才。這些實踐清晰地表明,建設一支既懂產業、又通金融的專業化期現人才隊伍,是企業駕馭期貨工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實現戰略目標的堅實根基。
當然,期貨操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上述上市公司均認為,完善的套保操作流程、嚴格的內控機制和清晰的戰略定位,是確保期貨交易服務主業、風險可控的關鍵前提,絕不能偏離套保初衷,滑向投機深淵。
期貨市場通過提供風險管理的“安全盾”、價格發現的“導航儀”、產業協同的“潤滑劑”以及人才成長的“練兵場”,全方位賦能上市公司在復雜環境中行穩致遠,是企業及整個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基礎設施。面向未來,上市公司應深化認知、練好內功,將期貨工具更深度、更規范地融入經營戰略;監管部門與市場機構需持續優化制度供給、提升服務效能,營造更透明、高效、穩健的市場環境。唯有各方合力,方能充分發揮期貨市場“護航者”與“助推器”的雙重作用,共同推動中國上市公司在高質量發展的航道上乘風破浪,駛向更加繁榮的彼岸。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姚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