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A股市場下探回升,三大指數全線上漲,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創今年以來新高。整個A股市場超2700只股票上漲,逾60只股票漲停。PCB板塊掀漲停潮,PEEK材料、稀土、光模塊等板塊也表現活躍。市場成交額為1.77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縮量。
近期,A股市場持續走強,市場吸引力持續提升。資金面上,截至7月25日,A股市場融資余額報19338.41億元,創逾4個月新高,7月以來增加超950億元,其中上周增加超44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交易性資金熱度仍在、政策窗口期臨近的背景下,A股市場或仍偏強運行。市場共識依然集中在“低估值周期修復”與“科技成長產業趨勢”兩條主線。
PCB板塊掀漲停潮
截至7月28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分別上漲0.12%、0.44%、0.96%、0.09%,北證50指數下跌0.25%,上證指數報收3597.94點,深證成指報收11217.58點,創業板指報收2362.60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創今年以來新高。
大小盤股票攜手走強,大盤股集中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0.26%、0.21%,小微盤股集中的中證1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萬得微盤股指數分別上漲0.35%、0.71%、1.06%,小微盤股表現更為活躍。
當日A股市場成交額為1.77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減少493億元。整個A股市場上漲股票數為2780只,62只股票漲停,2438只股票下跌,12只股票跌停。
從盤面上看,PCB、PEEK材料、稀土、光模塊等板塊表現活躍,建材、煤炭、航運等板塊有所調整。申萬一級行業中,國防軍工、非銀金融、醫藥生物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86%、1.51%、1.47%;煤炭、鋼鐵、交通運輸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2.60%、1.41%、1.38%。
國防軍工板塊中,西測測試漲逾13%,新光光電漲逾11%,佳馳科技漲逾10%,光電股份、博云新材漲停。
非銀金融板塊中,中銀證券漲逾7%,中油資本漲逾5%,新華保險漲逾4%,中國太保漲4%,拉卡拉、中國平安漲逾3%。新華保險股價創歷史新高。
此外,PCB板塊爆發,芯碁微裝、銅冠銅箔、大族數控均20%漲停,勝宏科技漲逾17%,興森科技、駿亞科技、鵬鼎控股等多股漲停。其中,芯碁微裝、銅冠銅箔、勝宏科技等股價均創歷史新高。
中信證券科技產業聯席首席分析師徐濤認為,隨著AI PCB業績高速增長周期的延續,行業成長邏輯有望獲得支撐。龍頭廠商PE估值水平有望率先拉升,而后隨ROE潛力持續釋放,相關廠商PB估值水平亦將進一步提升。
融資余額創逾4個月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A股融資余額報19338.41億元,創逾4個月新高;7月以來市場風險偏好較高的融資客累計凈買入超950億元,其中上周加速買入,凈買入超440億元,占比接近五成。
從行業情況來看,上周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有26個行業融資余額增加,醫藥生物、有色金屬、機械設備行業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為48.52億元、45.47億元、44.49億元。在融資余額減少的5個行業中,石油石化、農林牧漁、商貿零售行業融資凈賣出金額居前,分別為7.28億元、1.77億元、0.55億元。
從個股情況來看,上周融資客對182只股票加倉金額超1億元,加倉金額居前的10只股票分別為菲利華、中國電建、勝宏科技、北方稀土、中國能建、民生銀行、特變電工、盛和資源、東方電氣、江淮汽車,分別凈買入9.59億元、8.24億元、7.48億元、7.06億元、5.95億元、5.86億元、5.71億元、5.68億元、5.29億元、5.27億元。從市場表現上看,上周融資客加倉金額居前十的股票多數上漲,其中菲利華、中國電建、北方稀土、盛和資源等股票均大漲。
上周融資客對46只股票減倉超1億元,對陽光電源、東山精密、鵬鼎控股、寧波銀行、中信證券減倉金額居前,分別為4.41億元、4.04億元、3.27億元、2.85億元、2.82億元。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在6月23日以來的這波上漲行情中,私募基金、融資資金、散戶等風險偏好較高的資金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行業主題類ETF積極參與進一步強化了結構性行情,這些資金成為了本輪市場不斷上行并突破阻力位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近期,隨著政策逐漸系統性落地,再加上重大項目的開工,市場對國內緩解供需不平衡現狀的預期得以改善,一定程度吸引了外資流入。
市場仍將偏強運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收盤,A股總市值為105.74萬億元。
對于A股市場,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市場共識依然集中在“低估值周期修復”與“科技成長產業趨勢”兩條主線,行業輪動強度繼續收斂,但擴散正在演繹。周期行情內部正在向煤炭、建筑等低位行業擴散,AI內部也由北美算力輪動至國產算力和中下游軟件應用。這種板塊輪動與行情擴散的背后,反映的是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后,各類資金正在主線內部積極尋找和挖掘尚未被充分定價的細分領域。
“往后看,弱美元環境疊加國內政策積極發力改善市場預期,若PPI能夠回升進一步帶動盈利預期改善,將堅定外資回流信心。”張夏表示,此外,隨著市場賺錢效應累積,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贖回情況有望在下半年改善甚至轉為小幅凈申購。
“在當前交易性資金熱度仍在、政策窗口期臨近的背景下,市場或仍偏強運行,底部升高,高位拉鋸,局部高活躍度仍為基準情形。”華泰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師何康表示,中期來看,政策推進為A股帶來ROE回升預期,政策周期轉向積極、地產周期逐步筑底企穩、增量資金有支撐等估值修復邏輯仍在。
對于市場配置,張夏表示,后續關注景氣度較高或有改善的焦炭、鋼鐵、建材、有色金屬、電池、硅料硅片、半導體、通信、證券等板塊。
張啟堯表示,把握科技成長和周期兩條主線輪動和擴散的投資機遇,仍將是后續主要應對思路。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