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30日,美聯儲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之間不變。這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連續第五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此次會議的焦點在于決策層內部分歧的公開化。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12名具有投票權的成員中,9人投票支持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負責監管事務的副主席米歇爾·鮑曼和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均投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美聯儲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則缺席投票。這是30多年來首次出現兩名美聯儲理事同時在有關利率決策的投票中表達不同意見的情況,反映出貨幣政策路徑的分歧已觸及制度深層。
在記者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承認存在分歧,稱“兩位反對者已清晰表達立場”,但強調委員會多數成員認為當前通脹水平仍略高于2%目標,且政策利率處于“適度限制性”區間。他進一步指出,過早降息可能無法徹底化解通脹風險,經濟前景仍面臨顯著不確定性。這一表態呼應了政策聲明中刪除“不確定性有所下降”的措辭調整,顯示美聯儲對關稅傳導效應與經濟放緩并存的復雜局面保持警惕。
鮑威爾講話期間,金融市場出現明顯波動。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急速下跌,尾盤逐漸回穩。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71.71點,收于44461.28點,跌幅為0.3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31.38點,收于21129.67點,漲幅為0.15%;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7.96點,收于6362.90點,跌幅為0.12%。
美聯儲部分官員的立場變動折射出日益加劇的政治壓力。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僅多次公開呼吁“立即降息”,更親臨美聯儲總部施工現場施加壓力,其間直接向鮑威爾提出降息訴求,聲稱若將利率降低3個百分點至1個百分點,可節省萬億美元政府債務成本。然而鮑威爾明確表示,貨幣政策調整需基于充分的經濟和通脹數據支持,強調“獨立的中央銀行制度應被保留并受到尊重”,凸顯出美聯儲對政策獨立性的堅守。
整體而言,鮑威爾在此次會議上的表態呈現顯著鷹派傾向,未釋放任何9月降息的鋪墊信號。針對市場關注的降息時點問題,其表態包含三個關鍵維度。首先,鮑威爾雖保留政策靈活性,但明確否認正在為降息鋪路,他強調當前利率僅處于“適度限制性”水平,就業市場保持強勁,通脹略超目標值,貨幣政策尚未形成過度壓制。其次,鮑威爾主動淡化經濟增長放緩的短期波動,指出經濟增長本身不屬于美聯儲“雙重使命”范疇,并且著重強調勞動力市場非常穩健,將政策權衡焦點嚴格限定于物價穩定與最大就業的平衡,而非單純的經濟增速。最后,針對關稅引發的通脹壓力,鮑威爾指出其傳導仍處于初期階段,6月商品價格已顯現部分影響,但評估整體影響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表態反映出美聯儲的審慎態度:在關稅對通脹的傳導路徑明朗化之前,維持利率不變是防范通脹反復的必要措施。
鮑威爾的鷹派言論導致市場迅速調整降息預期。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最新數據,交易員對9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概率已從會議前的68%驟降至45%,而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則升至55%。
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對通脹的影響,市場人士警示,美國進口商前期建立的緩沖庫存正逐步消耗,企業轉移關稅成本的動機可能增強。鮑威爾援引企業調查指出,盡管多數美企有意向消費者傳導成本壓力,但受市場競爭制約,實際傳導能力有限,且價格傳遞速度顯著慢于預期,美聯儲將持續監測這一動態。
在關稅傳導機制評估方面,鮑威爾強調現階段形成明確結論仍顯倉促,但觀察顯示成本分擔存在結構性差異,海外出口商承擔比例相對有限,而美國進口分銷環節吸納了主要壓力。這種傳導效應已初步體現在6月通脹數據中,預計后續經濟指標將進一步揭示物價上行軌跡。
值得關注的是,美日、美歐貿易談判出現邊際緩和跡象。若未來關稅實際執行幅度低于現行威脅水平,通脹壓力可能弱于預期,這將為美聯儲創造更靈活的政策空間,使其得以更積極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和市場信心修復的雙重挑戰。
展望未來,美聯儲的政策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仍將系于關稅對通脹的傳導效應。9月議息會議前,兩份就業報告與通脹數據的陸續發布,或將成為打破當前政策僵局的關鍵變量。全球市場需警惕政策觀望期延長可能引發的波動風險,提前做好應對準備。而美聯儲如何在堅守政策獨立性與回應當前經濟現實之間找到精準平衡,無疑將是對其政策智慧的重要考驗。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