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也是山東省的重點發力方向。作為省內首家實現網點機構全省全覆蓋的地方法人銀行,威海銀行主動擔當作為,聚焦黃河流域清潔能源開發、生態修復治理、綠色產業升級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投放,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精準性,以實際行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綠色金融領航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九曲黃河在山東入海,這片土地始終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方位深化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高標準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威海銀行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聚焦黃河流域綠色產業,持續加大對黃河流域綠色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位于濱州市的渤中19-6凝析氣田,是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也是中國東部最大的凝析氣田,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威海銀行濱州分行圍繞渤中19-6凝析氣田開發建設,從源頭端到消費端全鏈條發力,為管廊支架南延工程、管道運輸等項目累計提供資金支持近2.5億元,為清潔能源開發筑牢金融后盾。
綠色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一,既關系到宏觀戰略,又影響著國計民生。威海銀行將綠色金融作為服務的主攻方向,加快產品創新與流程優化,推出了“綠農貸”“綠e鏈”“綠色工廠貸”“碳足跡認證貸”等特色產品,其中“綠色工廠貸”針對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設計,鎖定全省1710家目標客戶,融資成本較普通客戶下調40BP。
與此同時,威海銀行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積極進行創新探索,于今年4月簽署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成為山東省首家簽署該原則的城市商業銀行。綠金綜合評價結果在山東省位居前列,“綠農貸”產品入選山東省“好品金融”,連續榮獲2023年、2024年威海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
加大資源傾斜 激活生態保護“新引擎”
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關鍵在于推動全流域生態保護邁上新臺階。威海銀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向生態保護領域集聚,助力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同共進。
黃河下游引黃涵閘改建工程(山東段)位山閘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恢復涵閘引水能力,改善黃河下游兩岸及相關地區灌溉、城鎮生活、工業及生態供水條件。為支持項目推進,威海銀行濟南分行迅速行動:成立服務專班,制定特色服務方案,開通綠色審批通道,不僅為企業發放9000萬元綠色信貸資金,還提供5000萬元供應鏈業務授信額度,保障資金快速到位。
正確處理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關系,著力減少過度資源開發利用、過度旅游等人為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和破壞,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關于“降低人為活動過度影響”的明確要求。威海銀行積極響應——濟寧分行、濰坊分行等分別為濟寧將軍堂礦區、臨朐縣城西北廢棄礦坑發放1.96億元、3億元礦山修復貸款;淄博分行則為黃河之畔高青縣“引黃濟淄”第四沉沙池的生態修復項目,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推動生態困境的改善。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礦山復綠、耕地復墾、生態復原的和諧畫面正逐步呈現。
為更好地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威海銀行對黃河流域的清潔能源、水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修復、環境污染治理等項目,加大信貸傾斜力度,將碳金融重點項目庫企業列入白名單進行重點支持。如今,生態保護領域金融服務“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還在持續推進……
普惠活水潤澤 滋養鄉村振興熱土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農業特色優勢,創新體制機制,構建高水平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聚焦山東物產豐富、農業產業發達的特點,威海銀行將金融惠農助農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充分發揮“政銀企”三方優勢,探索“財政+銀行+擔保”三方協同支農模式,創新推出“農耕貸”“大棚貸”“蘋果貸”等“惠農貸”系列產品,專項為涉農經營主體提供信貸支持,切實激發涉農主體的經營活力,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太感謝了!這么快拿到這筆錢,真的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此前,農戶徐先生一直想擴增大棚種植面積,但卻面臨資金困難。威海銀行泰安分行了解情況后,高效為其辦理了50萬元“農耕貸”,得到了對方的連連感謝。
這樣的故事不止在泰安上演。在菏澤市,針對當地農副產品存貨質押倉儲、監管等基礎設施電子化建設現狀,威海銀行菏澤分行積極搭建存貨質押線上化作業平臺,實現農副產品存貨質押業務的申請進件、合同簽署、額度審批、還款等全流程線上化操作,為加工企業提供了更為便利的金融服務。威海銀行淄博分行則積極探索“育種貸”模式創新,依托線上化產品、專業化團隊、數字化平臺,打造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鄉村振興金融需求。
大河奔騰,氣象萬千。錨定“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目標定位,威海銀行將持續深化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領域的金融支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以堅定的信念、扎實的行動及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努力為新時代“黃河故事”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