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模型技術遇上專業金融服務,會碰撞出怎樣的創新火花?近日,招商銀行北京分行“星耀未來,科創有招”走進科創企業媒體交流活動給出了生動答案。
此次交流活動,走進了知名AI大模型企業智譜,通過智譜的成長敘事、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服務實踐以及“滿天星”行動計劃的體系化支撐,完整呈現了金融與科技雙向賦能的共生圖景——從初創期的資金“及時雨”到成長期的管理“加速器”,從單點服務創新到全周期生態構建,招商銀行正以專業、高效、溫暖的陪伴,見證并助力中國科創企業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界的跨越。
懂技術才能懂企業:從“金融服務者”到“產業同行者”
當招行客戶經理和企業討論大模型預訓練框架時,信任的種子就已經埋下。2019年智譜剛從清華大學實驗室走出時,大模型領域尚未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是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客戶經理和審批團隊帶著“技術學習筆記”主動上門,用很短的時間深入理解其技術架構、應用場景和行業前景。這種“先懂技術再做服務”的理念,正是招商銀行服務科創的起點。
2022年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期。基于前期對企業技術實力的了解,招商銀行北京分行僅用一個月就完成專項授信審批,成為行業內較早給予支持的銀行。“懂行”的服務,讓企業發展有了堅實保障。
破常規才能解難題:從“按流程辦”到“按需定制”
科創企業“輕資產、重研發”的特性,與傳統金融“看抵押、查流水”的邏輯有著天然矛盾。而招商銀行的破題之道,是本著“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用靈活創新的思維跳出傳統的行業邏輯。
據招商銀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銀行將科創企業分為五層,并制定了以“五招”產品和兩大專案為核心的分層服務體系。“五招”產品包括招金貸、招創貸、招企貸、招寶貸、招捷貸,基于大數據和標準化模式,大部分產品可線上申請,且材料簡化、流程便捷。兩大專案面向“小巨人”和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2025年6月末,招商銀行北京地區科創企業覆蓋率提升至48.1%,其中“小巨人”覆蓋率81.8%、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覆蓋率58.6%。
招商銀行突破“營收、規模、盈利”三大剛性指標,轉而以“技術壁壘、團隊背景、行業地位”作為核心評估維度。這一調整讓更多像智譜這樣的企業在初創階段能夠獲得資金支持,為未來發展注入了更多的確定性。2024年,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科技貸款增量和余額均位居北京股份制銀行首位。在資本運作領域,針對科技企業并購需求,招商銀行今年落地市場首批科技企業并購貸款,將貸款占并購交易額的比例從60%提升至80%。
效率提升同樣是破解難題的關鍵。在智譜需要短時間開立多個賬戶時,招商銀行的服務團隊兩天內完成所有流程。而跨境業務通過數字化建設改造,辦理時間也從5-7天縮至1-2天。這樣的“招行加速度”,讓企業在發展關鍵期能夠更多地“搶得先機”。
全周期才能伴成長:從“單點服務”到“生態支撐”
從20人團隊到千人規模,從實驗室技術到行業標桿,智譜的成長軌跡,恰是招行“全周期陪伴”理念的鮮活樣本。正如招商銀行北京分行清華園科技金融支行相關負責人所說,“好的科創企業就像優質的種子,給足陽光雨露就能長成參天大樹。”
對初創期企業,招行提供“開戶+基礎授信+政策對接”的“育苗服務”,幫企業邁過起步難關。對成長期企業,接入“資本對接+并購融資”的“壯苗服務”,助力技術落地和市場擴張。對成熟期企業,延伸至“跨境金融+財富管理”的“結果服務”,覆蓋企業發展全場景。針對企業核心團隊,還定制了家族財富傳承、子女教育等私人銀行服務,讓創業者無后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銀行北京清華園科技金融支行在2024年榮獲由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共同頒發的“科技金融領軍機構”證書。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此次“星耀未來,科創有招”走進科創企業活動,不僅是一次機構與企業的交流,更是一次科技創新的探索。當科技種子遇見金融養分,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個企業的成長故事,更是一個國家創新生態的蓬勃生機。這或許就是招行這場活動最深刻的意義:在科技發展創新的大潮中,金融從來都不是旁觀者,而應當是最有力的助推者。以金融之力催化科技創新,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