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阿拉伯統計總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沙特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9%。其中,非石油活動同比增長4.7%,超過石油活動3.8%的增長率和政府活動0.6%的增長率。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該季度沙特GDP同比增長2.1%,高于上一季度的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了關于沙特經濟的第四條磋商報告。報告認為,沙特經濟表現出較強的抗沖擊能力,非石油經濟活動不斷擴大,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失業率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利雅得銀行調查數據顯示,今年7月,沙特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6.3,較6月的57.2小幅回落。有分析指出,沙特非石油經濟依然保持穩健增長,這主要得益于產出增長、新訂單增加以及就業改善等因素。沙特統計總局數據顯示,5月沙特的非石油出口(包括轉口貿易)增至311.1億里亞爾,同比增長6%。其中,阿聯酋仍是沙特非石油產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額達95.4億里亞爾,其次是印度(27.8億里亞爾)和中國(20.3億里亞爾)。
數據顯示,今年6月,沙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其中,住房、水電、燃氣及其他燃料價格上漲6.5%,食品和飲料價格上漲1.5%,雜項個人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4.1%。值得關注的是,住房租金上漲是推動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房租價格整體上漲7.6%,其中,別墅租金價格上漲7.1%。部分消費品類別價格出現下降。家具與地毯價格下跌,帶動家具和家用設備價格下滑1.7%。同時,服裝成本降低使服裝和鞋類價格下降0.6%。運輸類產品價格下降0.7%,其中,汽車價格跌幅達1.7%。同期,批發價格指數(WPI)同比上漲2.1%。其中,除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外的其他可運輸商品價格上漲4.5%,農業和漁業產品價格上漲4.4%。
根據沙特統計總局估算,今年一季度,沙特公民和非沙特公民的總體失業率為2.8%,環比和同比均下降0.7%,就業人口比率達到66.3%,環比上升2.3%,同比上升2.6%;勞動力參與率達到68.2%,環比上升1.8%,同比上升2.2%。其中,沙特公民的失業率為6.3%,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1.3%;就業人口比率達到48.0%,環比和同比均上升0.5%;勞動力參與率達到51.3%,環比上升0.2%,同比微降0.1%。
目前,沙特仍持續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支持經濟可持續增長,推動實現經濟轉型戰略。
7月底,沙特財政部發布2025年二季度預算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沙特財政總收入達5652.1億里亞爾,同比下降13%。其中,石油收入為3015.43億里亞爾,同比下降24%,非石油收入為2636.67億里亞爾,同比增加5%。有分析認為,財政收入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油價下行,以及去年一次性收取的與業績掛鉤的利潤未在今年重現,然而,非石油收入取得了顯著提升。今年二季度,沙特財政收入為3015.95億里亞爾,其中,非石油收入達到1498.61億里亞爾,占比首次達到約50%。此外,今年上半年,沙特財政總支出為6584.46億里亞爾,同比減少2%。從財政平衡情況來看,上半年赤字為932.36億里亞爾,同比增加236.3%。
IMF在報告中贊揚了沙特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外部沖擊加劇的背景下,仍取得了強勁表現。未來,盡管沙特經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而且出現了雙赤字,但由于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有力的財政緩沖和改革勢頭,沙特經濟前景依然樂觀。IMF支持沙特在短期內采取逆周期財政政策,并保證充足的財政緩沖,以支持經濟增長,避免油價大幅波動的影響擴大。
來源:中國經濟網 羅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