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鄭商所主辦,兵團一師、新疆金融辦、新疆證監局、格林大華期貨以及各紅棗主產縣政府大力支持的“鄭商所首期期貨壯大鄉村富民產業品牌縣交流活動”在第一師阿拉爾市成功舉辦。
十年來,“保險+期貨”驗證了期貨市場在助力農戶管理市場風險、穩定農戶種植預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與農業保險創新積極貢獻期貨力量。
會上,第一師阿拉爾市副師長馮陽表示:“鄭商所‘保險+期貨’項目已實現從分散試點到縣域覆蓋,從價格險到期貨訂單,逐年增量擴面,并在發展中不斷優化創新,有效建立了‘企業+合作社+農戶’‘保險+期貨+訂單+銀行’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期貨助力鄉村振興的‘阿拉爾模式’,真正讓金融‘活水’澆灌田間地頭。”
據了解,2025年是鄭商所開展“保險+期貨”的第十年,這些年鄭商所結合試點成效與期貨品種上市進展,持續探索、研究與優化,不斷增加規模、擴大區域,累計支持開展項目250個,覆蓋全國16個省級行政區域,涉及蘋果、紅棗、花生、白糖、棉花與油菜等6個品種。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重點提出“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依托蘋果、紅棗、花生等期貨品種,鄭商所“保險+期貨”項目在服務縣域富民產業價格風險管理、助力地方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上成效顯著。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十佳農民”尤良英用親身經歷講述了紅棗期貨帶來的深刻變革。“紅棗期貨上市前,紅棗原料收購時,棗商說什么價就是什么價。紅棗期貨上市后,吸引了金融機構、期現公司、貿易商等多元化主體前來收購,盤活了紅棗市場,棗農再也不用發愁辛苦種植的紅棗沒人要。通過參考期貨盤面,農戶對紅棗價格有了一定把握,議價能力不斷提升。‘保險+期貨’更是給我們裝上了價格‘安全閥’,種植收益有保障,發展產業更有底氣!”她說。
談及“保險+期貨”中的“阿拉爾模式”,格林大華期貨總經理王永茂表示,在鄭商所和第一師阿拉爾市人民政府支持下,阿拉爾紅棗“保險+期貨”項目已突破單純價格保障的初始功能,帶動期貨服務全紅棗產業鏈發展。通過凝聚多方合力,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利益聯結機制。在政策扶持下,逐步形成市場化發展的良好生態。此外,期貨公司在踐行國家戰略時,將黨建與經營深度融合,不僅助力完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更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中充分彰顯金融機構的功能性與人民性,實現了社會效益與專業價值的統一。
十年來,鄭商所“保險+期貨”項目在項目規模、業務模式、產品方案設計、項目管理等方面不斷優化提升。在項目規模方面,不斷增加項目規模、擴大項目區域,目前已覆蓋全國160個品種主產縣域;在業務模式方面,在價格險基礎上試點收入險,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專項支持;在產品方案設計方面,在增強亞式期權基礎上探索適度虛值、價差期權,并引入觸碰鎖定期權;在項目管理方面,強化事前評審、事中監督、事后檢查,全流程跟蹤確保項目合規、有序,助力我國農業保險開展過程規范化。
十年來,鄭商所“保險+期貨”項目成效顯著。陜西黃陵縣蘋果項目、陜西延長蘋果項目與新疆麥蓋提紅棗項目分別榮獲由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聯合評選的“全球減貧最佳案例”。甘肅靜寧項目入選原國務院扶貧辦公布的“企業精準扶貧案例50佳”。
如今,站在“保險+期貨”項目十周年的新起點上,與會專家就未來發展達成共識,并積極建言獻策。
永安期貨董事長黃志明建議,一是深化模式創新。合規為先,在管理規范的基礎上發揮期貨公司研究優勢,優化期權結構設計。探索“保險+期貨+基差點價”組合工具,幫助農戶鎖定價格、拓寬銷售渠道。推動“保險+期貨”向“產業鏈風險管理”升級,整合供應鏈金融、訂單農業等工具,形成全鏈條服務。二是強化多方協同。匯集期貨、保險、銀行、擔保、政府等多方合力,配合地方政府產業規劃,爭取財政資金長效支持,降低農戶參保成本。堅持農戶為本,優先覆蓋脫貧戶和中小農戶,通過風險管理培訓、理賠公示等方式增強參與感,以降低農民參與門檻、提高參保積極性為目標,讓農戶真正理解期貨工具的價值。聯合當地政府開設期貨基礎知識、農業風險管理課程,培養懂金融、懂市場的“新農人”。
華安期貨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汪軍建議,一是政策協同需進一步深化。期待各級財政出臺更精準有力的支持政策,為模式推廣提供穩定、可持續的保障。二是長效機制待進一步構建。探索建立更穩定多元的保費來源和風險分擔機制,是確保“保險+期貨”項目長期可持續運行的核心要素。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大力引導、交易所精心指導、期貨公司專業運作、保險公司高效承保、農戶積極參與,是項目成功的關鍵。三是認知深度待進一步提升。需持續加強政策解讀和案例宣傳,破除“漲跌皆賠”等認知誤區,保險不同于投資,應讓各方真正理解其風險管理的本質與價值。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年來,“保險+期貨”獲得眾多認可,政府、農戶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和理解得到大幅提升。未來,“保險+期貨”仍大有可為。一是探索通過調整期權結構、方案設計等方式降成本、擴面積,真正做到縣域覆蓋。“保險+期貨”保障水平高導致保費成本較高,通過適度虛值期權和價差期權實現合理保障水平,降低保費成本,在保費有限的情況下穩步擴大覆蓋面積,同時為在全國推廣探索經驗。二是積極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我國農業種植的重點發展方向,這類主體對風險管理需求更高。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保險+期貨”,設計個性化產品與方案,幫助其培育現代經營和風險管理理念,逐步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保險+期貨”將繼續發揮金融創新優勢,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期貨力量!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喬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