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多向發力激發民企發展內生動力

2025-08-11 15:55:58 作者:李鋼 熊昭

進入新時期以來,民營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時,民營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經濟社會調查項目包容性綠色發展跟蹤調查(以下簡稱IGDS)調研發現,雖然民營企業面臨的諸多問題與外部營商環境有關,但更多源于自身發展策略的限制。

全國工商聯:推進支持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和保護創新權益 深化民營經濟標準化工作_鳳凰網

在產品市場上,民營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是產品中低端鎖定,產業分布多集中于中低端,難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邁進。長期以來,民營經濟依靠低成本勞動力和資源投入實現快速擴張,在推動經濟增長和提供就業機會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依賴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使得大多數民營企業停留在產業鏈的中低端,面臨著同質化競爭加劇、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困境。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領域,民營企業往往缺乏核心技術支撐,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較弱,難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導致其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優勢。此外,部分民營企業存在短期逐利現象,過度依賴價格戰搶占市場,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品牌建設和技術升級,進一步限制其產品向高端市場邁進。IGDS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服裝等產業領域,民營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不弱于國有企業,43%的受訪者表示愿意選擇民營企業的產品;進入電子產品、汽車制造和醫美等高附加值產業,民營企業的產品競爭力下降明顯。

民營企業在產品市場面臨的另一重要挑戰是信任度危機。近年來,部分企業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出現產品質量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影響了市場對民營企業的信任。這種信任缺失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關乎公眾生命健康的行業尤為顯著。誠信守法經營的企業往往因堅持高標準、高成本的生產模式,在短期內不容易獲得與其付出相稱的市場回報。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信任受損已成為民營企業進入高端市場、樹立品牌形象的障礙,也制約了行業的長遠發展和社會價值的創造。IGDS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等領域,僅14%的受訪者選擇民營企業的嬰兒奶粉制品,11%的受訪者選擇民營企業的心臟起搏器,多數受訪者均將此類產品的質量安全與服務放在考慮因素的首位。

民營企業在要素市場上面臨的重要挑戰是高素質人才不足。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相當多的民營企業在吸引和留住高素質勞動者方面始終處于劣勢。受傳統觀念和市場定位的影響,部分民營企業長期從事中低端產業,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和職業發展空間相對有限,不少高素質人才更傾向于進入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或公共部門。IGDS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對子女的擇業選擇上,75.01%的家長建議子女選擇國有企業。一些民營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和人才培養體系,導致員工的職業發展路徑不清晰,穩定性較差,難以形成對高素質勞動者的有效吸引力。而且,一些民營企業在資金、技術和品牌影響力方面相對不足,難以提供與高素質人才相匹配的工作平臺與成長機會,這進一步加劇了人才流失問題,導致其人力資本結構與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不匹配。在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的背景下,高素質人才是推動企業創新的核心力量,人才不足直接影響到民營企業的研發能力、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領域,缺乏高素質人才使得一些民營企業難以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長時間徘徊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

第一,加強政策宣導與企業自我革新意識的培育。當前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主要源于自身結構性問題,解決之道應以企業主動改革為核心,避免對政策支持形成依賴。政府可通過主流媒體、政企座談、行業大會等方式,加強對相關政策的宣導和解讀,深入分析當前民營企業在產品結構單一、品牌建設滯后、人才儲備不足等方面的共性問題,督促企業增強危機意識與戰略自覺。通過建立正向引導機制,促使民營企業將發展重點由被動等待轉向主動作為,聚焦技術升級、管理優化和制度完善。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開展專題培訓、管理咨詢和經驗推廣,推動民營企業建立科學規范的內部治理體系。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環境,引導民營企業強化內功修煉、提升自律素養,逐步形成以自我革新為驅動的現代企業發展格局,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建立起適合國情、符合實際、滿足發展需要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第二,加快信用體系與精準監管機制建設,重塑市場信任。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法律法規,維護各方合法權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綜合信用評價體系,將產品質量、環境績效、社會責任、合規經營等納入多維度評估指標,形成公開透明、動態更新的信用記錄。依托政務數據共享平臺,構建信用信息歸集與查詢機制,實現市場監管、司法、稅務等部門之間的信用聯通。在重點行業推動全鏈條質量監管與追溯制度建設,結合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提升監管效率和準確性。加強對企業信用承諾的制度約束,落實“失信懲戒、守信激勵”機制,推動相關懲戒結果在金融授信、項目評選、政府采購等環節落地應用。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依法追責,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營造公平透明、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通過制度建設引導企業以規范贏得信任、以誠信提升競爭力。

第三,推動產業升級,破解產品低端鎖定。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以國有企業為抓手,推動產業鏈關鍵環節技術突破和標準制定,鼓勵其與民營企業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等方面協同合作,形成鏈條聯動、資源共享的高效產業生態。完善創新要素高效配置機制,推動設立區域技術轉移中心驗證平臺、小試中試服務平臺,降低中小企業獲取技術資源的門檻。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級技術交易平臺,暢通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成果轉化通道,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應用。通過產業聯盟建設,共享研發資源與供應鏈管理體系。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強化交易規則制定和權益保障,防范技術流轉中的產權糾紛與市場壁壘。通過技術牽引和制度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逐步擺脫低端路徑依賴,增強產品附加值與品牌溢價能力。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李鋼 熊昭

責任編輯:王立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