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財險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上半年,比亞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98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水平,實現凈利潤3134.59萬元,其車險簽單保費均來自直銷渠道。
比亞迪財險經營情況受到市場關注,是因為該公司被新能源車企全資控股。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不少新能源車企開始布局車險業務。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車企具有數據、渠道優勢,成本控制能力,創新服務潛力,有望為車險行業注入新活力。
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134.59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比亞迪財險總資產57.77億元,凈資產32.83億元。上半年,比亞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87%,且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比亞迪財險前身為易安財險,是國內四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之一。2023年5月,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斥資36億元收購易安財險100%股權,隨后將其更名為比亞迪財險,2024年5月,比亞迪財險獲批在部分地區開展車險業務。
注意到,比亞迪財險運營1年即實現盈利。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財險實現凈利潤3134.59萬元,而該公司2024年全年虧損1.69億元。
比亞迪財險以車險業務為主,在其簽單保費中,車險簽單保費占比接近99%。自開展車險業務以來,該公司車險簽單保費實現快速增長。2024年二季度,比亞迪財險實現車險簽單保費6739.39萬元,三季度為4.85億元,四季度為8.43億元,2024年全年為13.98億元。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簽單保費為14.01億元,其中車險簽單保費為13.89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比亞迪財險業務快速發展與其新車銷量持續增長密切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銷售214.6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33.04%。
在成本與賠付方面,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財險綜合成本率為101.23%,回歸行業平均水平,綜合賠付率為95.13%,綜合費用率為6.11%,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簽單保費均來自直銷渠道
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為新能源車險業務提供了機遇,比亞迪、小鵬、理想、蔚來等新能源車企紛紛入局,意圖在新能源車險領域“分一杯羹”。
從車均保費來看,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財險車均保費4300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4900元有所下降。不過,與行業整體水平相比,這一數值仍較高。業內人士認為,比亞迪財險車均保費較高與其業務結構有關,其主要承保新能源汽車,而當前新能源汽車普遍面臨高保費問題。
渠道是新能源車企入局車險業務的一大優勢。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車企能夠憑借其直銷渠道優勢降低營銷費用。以比亞迪財險為例,該公司上半年14.01億元的簽單保費均來自直銷渠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認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高銷量為比亞迪財險提供了穩定的客戶來源,直營模式讓比亞迪財險擺脫了中介機構,直接與客戶溝通,提供個性化保險服務,同時還能省去中間渠道成本。
車企與險企加強合作
當前,監管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決新能源汽車投保貴、投保難等問題,比如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上線“車險好投保”平臺等。業內人士認為,車企擁有海量數據和渠道優勢,車企入局車險行業有望為該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眾托幫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龍格認為,車企可與險企在數據共享、服務整合、產品創新等方面實現合作。比如,車企提供車輛實時性能、駕駛行為數據,助力險企優化精算模型,實現動態定價;雙方共建售后網絡,車企管控維修成本,助力險企提升理賠效率;聯合開發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滿足新能源車主的保險保障需求等。
王國軍表示,車企入局車險行業有望構建涵蓋購車、用車、保險、維修的生態系統,提升整體競爭力。比如,車企擁有龐大的車主群體,可直接轉化為保險客戶,擴大業務規模;車企與險企合作,能夠為險企提供車輛駕駛數據,實現精準定價和風險控制,提供個性化服務;車企通過建立直銷渠道,降低銷售費用,提升客戶體驗,增強客戶黏性,同時可以開發符合車輛特點的專屬保險產品,滿足車主多樣化需求;車企與售后服務網絡合作,有望控制維修成本,提高理賠效率。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