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養老機器人先要培養適老思維

2025-08-15 15:33:26 作者:李霞

外骨骼機器人助力腿腳不便的老人行走,理療護理機器人精準識別老人穴位,智能養老機器人通過AI語音交互緩解獨居老人的孤獨感……8月12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據報道,大會期間,在一眾“機智”過人的參展選手中,養老機器人格外受關注。很多老人不由得期待,機器人何時能夠走到自己身邊?

智能養老機器人,賦能養老新格局_怡美工業設計公司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2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3億,其中,約有3500萬失能老人需要長期照護。2024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人口已經超過500萬。在養老服務供給存在巨大缺口的當下,養老機器人不失為彌合供需矛盾的新路徑。養老機器人紛紛亮相,勾勒出未來智慧養老的生動圖景,是老人享受智能康養的福音,也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一大方向。

對老年人而言,機器人養老,不只是有“人”養老,更是優質養老。多少老人腿腳不便,又怕麻煩不肯去醫院,即便難受也忍著。多少失能老人如廁、洗浴等基本需求,伴隨著難以言說的尷尬。多少獨居老人出不去門、沒人聊天,對著電視從早坐到晚。功能各異的機器人,不僅能照顧老人起居、監測健康狀態,還能輔助老人做康復訓練、提供情緒價值。機器人養老,背后是老有所養與“有尊嚴地老去”的宏大命題。

一方面是機器人功能越來越強大,一方面是養老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但也必須看到,智能康養機器人尚處于起步階段,離真正走到老人身邊還有很長的距離。比如,機器人動作不夠連貫、流暢和輕柔,服務“態度”顯得生硬和笨拙;老人需求各異,養老機器人提升日常護理、專業急救等方面的能力,還有賴海量的數據加持。不少老人認知、聽力、行動能力等生理功能下降,難以向養老機器人發出精準指令。老人方言口音差異、對科技的接受程度不同,也會影響機器人的工作表現,影響老人的使用體驗。此外,價格高昂也是養老機器人進入尋常百姓家的一大障礙。

填平老年人與機器人之間的“數字鴻溝”,打通機器人進家門的堵點,需要各方共同發力。值得肯定的是,2025年我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部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發布,聚焦老年人日常照護、健康監測、緊急響應等需求,為養老機器人產品提供了重要的規范指引。企業不能為“想象中的老人”設計機器人,而要精準對接老人的生理特征、情感需求、生活習慣,培養機器人的適老思維。社區、養老院工作人員,不妨多帶老人體驗一下機器人的服務,讓老人愿意親近“鋼鐵護工”。隨著機器人量產、補貼政策傾斜,相信養老機器人的價格會更加親民。

技術的終極善意,在于帶給人溫暖與尊嚴。期待更多技術加持,讓養老機器人更懂老年人,讓老年人指望得上。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霞

責任編輯:王立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