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淤泥,院墻、院門都給沖塌了。”8月14日,看著家里一片狼藉,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老公營村村民袁清貴發愁道。不一會兒,由4人組成的支援小隊來了,他們帶著錘子、鐵鍬、小推車,鑿磚、清淤……又一會兒,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也來了,查勘、登記……
半個多月前,懷柔遭遇強降雨,琉璃廟鎮受災群眾轉移到城區安置點。隨著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逐步恢復,村民們陸續回家,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成為重中之重。
保險公司主動上門賠款
在老公營村,看到各項災后重建工作正有序展開:挖掘機、鉤機等大型機械進行清淤作業,工作人員用高壓水泵沖洗街道,供電公司、通信公司的師傅們忙著重新鋪設電線、網線……
回憶起7月26日晚的情景,袁清貴心有余悸:“當晚10點到11點,大水突然就來了,家里還有兩個7歲的孩子,我們趕緊跑到住得較高的姐姐家‘避難’。”
“這墻倒塌得太嚴重了,必須先砸碎,再運走碎磚,才能重建。”前來支援的師傅一邊掄著錘子,一邊說。
與此同時,中國人壽財險北京市分公司查勘員詳細記錄水深、墻體損壞、門窗損毀及家電家具數量等信息。查勘員耐心地向袁清貴說明:“我們已記錄房屋及室內財產損失等信息,請您確認是否準確。”
“差點忘了還有農房保險。”袁清貴坦言,“保險公司主動上門賠款,我估算著就可以修墻修門了。”據悉,此次涉及的農房保險是懷柔農村地區住宅保險業務,保障責任覆蓋房屋主體結構、室內裝潢及財產等。
談及農房保險,老公營村黨支部書記馬繼龍說:“這項政策已實施多年,之前村民每戶只交10元或20元,現在政策更好了,我們村全額由鎮里承擔,村民不用掏一分錢。”
據馬繼龍介紹,該村共有300戶村民,此次受災80余戶,其中有10余戶被認定為危房,受損最為嚴重。災情發生后,村“兩委”迅速組織村民轉移至集中安置區域,很多村民主動騰出房屋為受災村民提供食宿保障。
馬繼龍特別提到了中國人壽財險,“第2天還不允許外部車輛進入,第3天他們就到了,查看了房屋整體受損情況,還送來了兩批應急物資”。
“出事了真能挽回損失”
在琉璃廟鎮琉璃廟村,另一組查勘員匆匆地挨家串戶,“劉大娘,您稍等,我們先去宿叔叔家,已經約好了,下一戶就去您家”。
位于村口第一戶的宿守東家,在此次洪水中受損嚴重。“發大水時我們在屋子里歇著,突然‘嘣’的一聲巨響,電全沒了,門被沖掉了,全家趕緊往二樓跑,樓梯處也進了水。”宿守東說。
宿守東的妻子含淚道:“家具全被泡壞了,衣服和鞋全被沖走了,糧食也都被卷走了。”
“阿姨,我來和你說……”宿守東5歲的小孫子宿皓鋮說:“當時,我哥抱著我跑到二樓,爸爸正把冰箱里的食物拿上來,爺爺喊 ‘快上來,別拿了’,我在二樓也跟著喊‘爸爸快上來’……”
聽著宿守東一家的陳述,查勘員一一清點,仔細記錄受損情況。當宿守東提到身份證被沖走時,查勘員立即回應:“沒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核實,不影響理賠。”
據悉,鑒于災害影響范圍廣、損失程度重,為加快理賠進度,中國人壽財險在確保合規的前提下,合理簡化理賠流程,對于常規理賠所需房產證、氣象災害證明等材料均予以免除。
“我每年都買農房保險,咱就買個‘踏實’,保險是好事,出事了真能挽回損失。”宿守東說。
連續奮戰,只為盡快賠付
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造成琉璃廟鎮較多農房受損,鄉鎮基礎設施遭受重創,修復和重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險作為經濟補償和風險保障的重要手段,擔負著幫助受災群眾和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與生產的重要責任。
中國人壽財險北京市懷柔支公司總經理路杰說,目前各項查勘定損與理賠工作正有序推進,全力確保“能賠快賠、應賠盡賠”。
“我們采取‘返村即查勘’工作機制,8月10日起琉璃廟鎮返村人數增多,我們26名查勘員組成13個組駐扎一線,確保不延誤、不遺漏。”路杰表示,目前已完成承保村鎮初步查勘,相關理賠材料正陸續收集整理。
據路杰介紹,7月28日,中國人壽財險北京市懷柔支公司便在安置點設立專門服務點,為村民提供政策解答、情緒安撫等服務,“查勘員每天早上8點半進山查勘,晚上8點左右才返回,經常忙到晚上11點才能休息”。
保險公司查勘員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村民認可。“他們工作特辛苦,服務很到位,這讓我們很感激。”馬繼龍說。
“黨和政府非常關心我們,從市里到區、鎮各級領導都來慰問,安排搶修水電、污水、燃氣等基礎設施。”馬繼龍進一步說,“加上保險能彌補一部分損失,我們非常有信心重建家園。”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朱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