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銅川市宜君縣彭鎮始終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將基層高效能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石,通過黨建“五化模式”,從網格管理、特色服務、多元共治、產業賦能四方面精準發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實現了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的同頻共振。
“黨建+”網格管理,筑牢治理根基。推進“將黨小組建在網格上”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按照網格區域重新劃分黨小組,統籌推進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綜治維穩等工作,形成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并由黨員干部擔任網格長,吸納村民組長、“五老”等力量參與,形成“黨支部+網格+群眾”的聯動機制。通過動態排查、日常巡查的方式,網格員及時了解轄區群眾的意見,幫助支部及時解決環境整治、安全隱患等“微問題”,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矛盾就地化解”。今年以來,解答政策咨詢200余次,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100余次,協調解決路面破損、排污堵塞、墻面粉刷等問題30余件,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群眾支持和認可。
“黨建+”特色服務,激發治理活力。探索實施“黨建+特色服務”工作機制,以開展“千問千答解民憂”活動為抓手,將愛心幫扶、志愿服務、矛盾調解、為老服務、衛生整治等工作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特別是聚焦“一老一小”重點人群,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家書屋等陣地作用,搭建志愿服務平臺,開展惠民政策宣傳、應急演練、健康義診、農業技術培訓等服務,讓“黨建紅”成為群眾生活中最溫暖的底色。
“黨建+”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出“黨支部引領+黨員先鋒帶頭+村民群眾參與”的模式,定期開展“民情議事會”“板凳會”,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針對清單中的具體問題,組織黨員、人大代表、群眾代表等多方力量,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并通過規范“一約四會”,構建“村規民約+積分超市+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機制,以積分超市為激勵,充分激活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引導群眾積極投身鄉風文明建設及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
“黨建+”產業賦能,增強治理底氣。明確全鎮“三帶一區一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促進“鎮園融合”、三產融合發展。彭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立足彭祖養生文化和中醫藥產業基礎,積極探索“中醫藥+康養+旅游”三產融合發展的新路徑,2024年收入突破60萬元,帶動百余戶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拔頭塬村依托本地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特色農業轉型升級,千畝大棚西瓜建設項目落地見效,并通過與市域龍頭企業合作,以代加工方式運營,新建紙制品加工廠,穩步提升集體經濟收入水平。如今,彭鎮的產業蓬勃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