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樊仲森 馬宇強 羅貴)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府谷縣錨定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戰略部署,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強引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重點項目蹄疾步穩向前,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走進皇甫川工業園區大唐西王寨煤電一體化電廠項目現場,設備整齊列陣,機械轟鳴作響,施工人員各司其職、緊張作業,蓬勃活力撲面而來。該項目由大唐陜西公司與府谷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共建,總投資達60億元,秉承“以煤為基,以電為中心,煤電一體化統籌發展”的發展思路,將煤炭資源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碳的捕集、利用或封存,從而減少碳排放,然后轉化為電力能源,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同時兼顧對煤炭燃燒產生的粉煤灰廢棄物以及水資源、氣體等進行合理處理和循環再利用,節能的同時保障項目的環保性,最終實現煤電項目綜合效益最大化,推動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據大唐陜西府谷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勝杰介紹,項目一期規劃建設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燃煤發電機組,配套年產600萬噸的西王寨煤礦,預計2027年投產發電。投產后年發電量將達72.6億千瓦時,既能精準保障區域用電需求,又可通過“煤電聯營”模式,每年降低煤炭運輸成本超2億元,實現能源供應效率與經濟效益“雙提升”,為府谷能源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筑牢根基。
“目前,項目正在推進主廠房、間冷塔煙囪基礎澆筑,循環水管道安裝,同步開展高邊坡支護。”王勝杰說。
提速的不止是新建項目,還有建成項目的高速運營同樣為發展蓄能添力。
在清水川工業園區,一條長800米的封閉式皮帶運輸機正以每小時1200噸的速度,將馮家塔煤礦的煤炭直送我國裝機規模最大的煤電一體化項目--清水川能源三期生產現場。自投產以來,該項目累計發電超100億千瓦時,為“陜電入鄂”工程提供強勁支撐,有力促進跨區域能源調配與合作,保障能源穩定供應。
陜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軍泓表示,機組采用世界首創的冷源損失余熱回收技術,每度電可節約煤耗2.5克,每年預計節約電煤4萬噸以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噸以上。在高效發電的同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樹起標桿,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作為府谷能源產業的“頂梁柱”,清水川能源總裝機容量已達460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超230億千瓦時。滿負荷運行時,每小時發電量可滿足2300戶居民一年用電需求,為當地及周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電力保障。
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穩定運行,離不開高效政務服務的“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全縣今年236個重點項目已開工182個,開工率達77.12%。在優質服務推動下,重點項目穩步建設,為府谷經濟增長、產業升級、民生改善持續賦能,不僅將提升府谷在能源領域的競爭力與影響力,更將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助力區域經濟繁榮穩定,為高質量發展描繪出“經濟騰飛、生態向好、社會進步”的生動圖景。
“我們將以高質量項目推進作為穩住經濟大盤的“硬支撐”,通過聯審聯批、幫辦代辦、紅藍章審批等舉措,優化審批流程、強化部門協同和要素保障,及時破解項目推進中的堵點難點,全力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府谷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長賀利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