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銅川市選派第十一批第一村醫工作啟動,來自全市各醫療機構的22名第一村醫紛紛上崗。趙程是銅川市宜君縣人民醫院口腔科的一名醫生,作為第十一批第一村醫,她被派駐到宜君縣棋盤鎮衛生院。
沿著前幾批第一村醫的足跡,趙程又開始忙碌了起來:組織開展義診、對重點人群進行健康隨訪、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實施健康管理服務……她忙碌的身影好似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棋盤鎮衛生院的口腔診室里,趙程每天都會遇到讓人心疼的患者。許多村民抱著“忍忍就過去了”的想法,把小問題拖成了大麻煩。自此,趙程便立志不僅要完成日常診療,更要改變村民們“牙疼不是病”的傳統觀念。
4月初,水溝門村的張大爺來找趙程就診時,右側臉頰已經腫得老高。經過檢查發現,他的一顆牙早就齲壞,卻一直強忍疼痛,直到發展為頜面部間隙感染?!跋胫渣c止疼藥就能扛過去,誰知道越來越嚴重?!睆埓鬆數脑挼莱隽撕芏啻迕竦南敕?。趙程為其進行了系統治療,張大爺的頜面部間隙感染癥狀才得到控制。現在,張大爺成了村里的口腔健康宣傳員,逢人就講要及時看牙醫的重要性。
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趙程發現10歲的留守兒童小強竟然有8顆齲齒,半夜經常被牙痛折磨得哭鬧不止。家里老人覺得“乳牙壞了沒關系,反正要換牙”,一直沒帶他就診。
趙程立即為小強制定了系統的治療方案:分次處理所有齲齒、進行窩溝封閉預防、教會家里老人如何監督刷牙等。3個月后復查時,小強開心地告訴趙程:“趙阿姨,我現在刷牙可認真了,牙再也不疼啦!”這件事情讓趙程意識到,簽約服務不僅要關注當下治療,更要做好村民的長期健康管理。
“王阿姨,這可使不得?。 币淮坞S訪時,趙程發現,獨居老人王某正在用白酒漱口,她趕緊制止,檢查發現王某右下頜有嚴重牙周膿腫。仔細詢問才知道,王某因為腿腳不便,已經強忍牙痛半個多月沒出門。趙程立即和村醫將王某帶到棋盤鎮衛生院,為其進行了治療,幫助老人緩解了牙痛癥狀。
于是,趙程的隨訪工作有了新內容:為臥床老人建立健康服務綠色通道、提前準備常用口腔藥品和耗材、手把手教家屬簡單的口腔護理技巧……就這樣,趙程每天忙碌并開心著。
“轉眼間,半年的派駐期就要結束了。最讓我自豪的是,現在,村民們不再把牙疼當小事,衛生院的牙椅使用率提高了。作為第一村醫,不僅是一次醫療服務的下鄉實踐,更是責任擔當、團隊合作和個人成長的綜合體現,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醫生的神圣職責,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用心用情為村民的健康服務?!壁w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