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炎帝故里興偉業 “五優”城區綻新顏

——渭濱區奏響“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時代強音

2025-08-21 10:08:37 作者:聶錦濤

渭水河畔,姜炎文化源遠流長;青銅美譽,工業巨輪再啟新航。作為寶雞市主城區、工業核心區和文化承載地,渭濱區在“十四五”壯闊征程中,始終以創新為筆、實干為墨,繪就了一幅“五優”城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8月20日,寶雞市“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渭濱專場如期舉行,一串串沉甸甸的數字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高光軌跡: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是2020年的1.09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2020的1.32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2020年的1.01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20年的1.21倍、1.35倍;三次產業比由0.9:59:40.1優化到1:47.7:51.3。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這座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時代使命的城區,正以蓬勃姿態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加速奔跑。

20250821075428573-69-bea55.jpg_scale.jpg

項目為基工業為核 發展動能持續強勁

渭濱區始終把項目投資作為經濟生命線,以工業升級筑牢發展根基。“十四五”以來,累計實施重點項目1621個,總投資突破5000億元,年度投資超1500億元,項目體量、投資強度較“十三五”分別增長50.65%、92.84%,獲評全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評價先進區。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創新“8+N”招商模式,累計招引項目475個,到位資金498.4億元,18個項目獲市級大項目獎。

工業發展是渭濱的根與魂。全區堅定不移實施“6422”戰略,推動六大優勢產業存量優化、四大新興產業增量崛起,“兩帶兩區”格局加速形成。累計完成技改項目132個,釋放產能96億元,鈦及鈦合金新材料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傳感器產業集聚壯大,建成40余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簽約企業28戶,壓力傳感器產業成省級特色集群;數字經濟產值超110億元,互聯網產業園入選省級示范園,入駐企業162戶,營收年均增長34.5%,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50821075448670-4-ac3f7.jpg_scale.jpg

文旅商體深度融合 消費活力全面迸發

以“農文旅商體”融合為主線,渭濱區持續激活商旅消費潛力。商貿振興“五大行動”扎實推進,累計建成茂御酒店等商貿項目103個,新建提升特色街區10條、一刻鐘便民生活圈6個,開展“歡購渭濱”等促消費活動500余場次,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85.1億元。樓宇經濟提質增效,盤活閑置樓宇21.5萬平方米,建成21個專業樓宇(園區),培育稅收超千萬樓宇2棟,以0.04%的面積貢獻15.6%的稅收,蟬聯中國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

深化文旅融合,旅游產業提檔升級,先后建成開放7107、凌云、長嶺等5座工業博物館,開發青銅盲盒等文創產品20余種,定級青銅器67件,7件文物參展國博,“雞峰山傳說”入選省級非遺。晁峪上川成功創建3A級景區,茵香小鎮成省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石鼓文化城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在業態創新與品牌塑造方面,持續優化經二路“五大商圈”,引進品牌首店40余家,打造4個夜間消費集聚區和3條省級示范步行街;推出尋根祭祖、田園民俗等11條精品線路,油菜花海游、避暑納涼游入選省級推薦,高水平舉辦炎帝祭祀、啤酒音樂季等文旅活動超150場,2025年啤酒美食季吸引超1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20億元,年均增長13.4%,“主客如意?近悅遠來”的文旅生態日益成形,推動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表達。

20250821075632561-16-1a391.png_scale.png

城鄉蝶變生態宜居 品質內涵持續提升

圍繞全市“西優”戰略,渭濱區全力推進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實施舊城和城中村改造項目28個,南關路棚戶區改造如期返遷,累計安置群眾近9000人;改造老舊小區334個,惠及5.7萬戶;新建“口袋公園”20處、公廁75座,新增停車位8281個,打通斷頭路13條,“外聯內暢”交通格局加速形成。城市治理精細高效,創新網格“四長制”模式,建成智慧城市治理服務平臺,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連續四年獲全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桂冠。

同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南山美麗鄉村休閑帶試驗段貫通27公里,創建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6個,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突破120萬元,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衛生廁所普及率超98%。培育“渭濱五寶”特色產業,3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名錄,建成16個市級現代農業園;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平均收入超120萬元,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在生態治理和長效管理方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年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7天,渭河支流水質穩定達標,清姜河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森林覆蓋率達56.62%,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新推行“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模式,劃分三級網格3499個,高效處置案件12萬余件,垃圾分類實現公共機構全覆蓋,市容整治和公共空間管護持續強化,使得城鄉全域面貌顯著改善。

20250821075447715-82-19b17.png_scale.png

民生為本福祉為要 幸福底色更加鮮亮

堅持以民為本,渭濱區累計民生支出86.8億元,年均占財政支出83%,推動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于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在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就業創業扎實推進,成立全市首家人力資源產業服務聯盟,打造11個勞務品牌,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4萬余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萬余人次,精準落實減負穩崗、創業扶持等政策,健全“能就業、好就業、就好業”的服務體系。

教育醫療持續升級,實施“名師名校名校長”工程,新建改建中小學及幼兒園100余所,新增學位6000余個,教育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超3.5%;新建提升衛生室、中醫館40個,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創成全市首批社會心理服務示范區。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建成全市首家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新增養老床位900個,新建城市書房17個,集體經濟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驗全國推廣。社會環境和諧穩定,蟬聯省級平安區,榮膺平安銅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立足新起點,錨定新目標。渭濱區以戰略視野規劃發展藍圖,以民生福祉詮釋執政初心,將厚重的文化基因融入現代產業體系,用生態底色繪就宜居畫卷。展望未來,這座浸潤著歷史文脈、奔涌著創新活力的城區,將繼續深化“五優”城區建設,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內涵式發展,實干篤定前行,創新塑造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譜寫更加輝煌的渭濱篇章。

責任編輯:寶雞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