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是“中長期資金”的代表,而銀行股經營穩健、分紅率較高,能滿足“長期穩健、絕對收益”的配置需求,雙方“一拍即合”。今年以來,多家上市銀行獲險資舉牌,比如最近民生人壽買入浙商銀行H股,觸發舉牌。
浙商證券銀行團隊指出,險資配置銀行股符合“長錢長投”導向。考慮到增量和存量保費入市,預計未來3年有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險資增配銀行。高股息、高收益、有席位的銀行股仍是險資“心頭好”。
民生人壽舉牌浙商銀行H股
近期,民生人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于8月11日通過受托管理人民生通惠資管公司管理的賬戶增持并舉牌浙商銀行H股,未有其他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參與本次舉牌。
具體來看,民生人壽此次共買入浙商銀行H股100萬股,耗資276.79萬港元。交易后,民生人壽持有浙商銀行H股2.96億股,占浙商銀行H股總股本的5.00%。截至8月11日,民生人壽持有浙商銀行H股賬面余額13.24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0.93%。截至6月30日,民生人壽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291.24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20.95%。
隨著舉牌的完成,民生人壽將把浙商銀行H股股票納入權益類投資管理。浙商證券銀行團隊介紹,險資配置銀行股主要分為兩種模式:“初階模式”為放入其他綜合收益(OCI)賬戶獲得高股息,股價波動不影響利潤表,只有分紅進入利潤表;如果資金充足則晉級“高階模式”,可按“長期股權投資”入賬,享受凈資產收益(ROE)。
更多舉牌銀行股獲“長期股權投資”收益
持股比例突破5%、獲得銀行董事會席位是險資進階銀行股投資“高階模式”的主要條件。2024年底,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公司治理監管規定與公司法銜接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出“金融機構可以按照公司章程規定,在董事會中設置由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行使公司法和監管制度規定的監事會職權,不設監事會或者監事”,這為銀行董事會新增席位奠定了政策基礎,險資將考慮更多地舉牌銀行。
浙商證券銀行團隊分析,險資舉牌銀行股并按“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優勢在于獲得ROE——險資可將銀行股每年的凈利潤按入股比例計入利潤表,相當于每年可獲得銀行股權回報率;當年增厚收入——銀行股當前普遍破凈,長期股權投資需按凈資產入賬,扣除入股成本的部分可計入營業外收入,增厚當期利潤。現階段,銀行股ROE處于中高水平,2024年銀行板塊ROE為9.3%,高于所有板塊平均3個百分點,在31個申萬二級行業中排名第七;股息性價比突出,截至2025年8月7日,四大行股息率為3.9%,相較10年期國債收益率、30年期國債收益率、5年期AA+城投債收益率的溢價率分別為2.2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仍處在過去10年較高水平。
今年以來,已有近10只A股或H股銀行股獲險資舉牌,既包括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型銀行,也包括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杭州銀行、鄭州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
隨著《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落地,2025年起,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力爭將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假設國有大型保險公司保費收入保持5%增速,預計2025-2027年入市資金將達2萬億元。若按照上市銀行總市值占A股比重的14.4%估算,預計2025-2027年至少有2800億元增量保費資金流向銀行股。
2025年4月發布的《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上調了險資權益類資產投資上限,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350%的險企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占比上限可達50%。浙商證券銀行團隊預計,假設存量資金中股票占比未來3年累計提升3個百分點,由此流入資本市場的資金3年累計約有1萬億元。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胡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