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基礎和重心。近年來,銅川市宜君縣棋盤鎮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積極探索符合實際、彰顯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新風,著力健全“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棋盤特色的基層治理之路,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自治”強基,暢通為民服務“直通車”。棋盤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創新實施“黨群聯動”共治工程,通過搭建議事平臺、組建特色隊伍等舉措,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繪就“五共”(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新圖景。強化黨的領導。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構建“鎮—村—組”三級組織體系,全鎮11個村設立網格長11名、網格員70名,推動黨建與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域覆蓋網絡。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對4個“千萬工程”示范村、1個“三類”黨組織、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和1個軟弱渙散黨組織,落實“聯系包抓、以強帶弱、一支一策”整改提升機制。嚴格“思想素質高、致富帶富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無違紀”標準,優先從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致富帶頭人、在外經商務工返鄉人員等“四鄉人才”中遴選后備力量,為其建立信息檔案并納入整體培訓規劃,通過“2帶1”導師幫帶、跟班學習等方式增強本領。現儲備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員20名。創新議事機制。搭建“三級議事”平臺,暢通民意渠道。構建“黨群議事日+網格板凳會+線上微信群”三級議事體系,落實“五步棋議事法”(擺問題、研棋路、落棋子、驗棋效、評棋手)。在每月的“黨群議事日”,組織黨員、群眾代表、鄉賢等“三方坐診”,共商道路修繕、低保評議等事項。網格員針對“小微事項”,在院落和田間召開“板凳會”,現場解決問題。充分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召開網格板凳會、村民小組會、組建線上微信群等方式,引導群眾不當“旁觀者”,爭當“參與者”,讓群眾能夠圍繞產業發展、環境衛生、鄰里關系等問題共同商議,真正實現“線上發聲、線下議事”。凝聚多元力量。組建“黨群服務隊”,凝聚治理力量。全鎮12支志愿服務隊伍圍繞政策宣講、公益服務等主題,開展“桑榆情·鄉韻夢·共富行”“關愛‘一老一小’”等多場活動,豐富群眾生活。推動群眾從“被動參與”到“主動作為”,棋盤鎮通過“黨群聯動”共治工程,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以“法治”護航,畫出鄉村治理“同心圓”。緊握法治利器,全力夯實基層治理根基,形成“制度完善、矛盾化解、服務精準”的法治保障體系,為基層治理現代化保駕護航。夯實法治基礎。推行“三官一律”進網格,選派12名駐村民警、法官和法律顧問到村開展工作,普及法律知識,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服務。聚力打造鎮村法治文化廣場、長廊等特色法治文化陣地示范點10個,讓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到法律知識,增強法治意識。源頭化解矛盾。棋盤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大力推廣運用“224工作法”,每月至少開展4次入戶走訪、組織2次政策宣講活動,著力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依托“三級議事”平臺,引導群眾實現民事民提、民事民商、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評。各村委會執行輪值輪守值班制度,包片領導和包村干部每周二到村坐班接訪。強化普法教育。深化司法所、派出所與學校、村組及家庭的聯動機制,以“普法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活動為抓手,常態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提升法治觀念。建立健全村法律顧問工作機制,聘請法律顧問1人,運用“互聯網+”服務方式,完善村民與法律顧問的有效溝通聯系機制和渠道,及時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提供法律咨詢、疏導群眾情緒、指導群眾依法維權,讓有法律需求的村民在第一時間能及時與律師取得聯系,進行互動交流,實現村法律顧問與基層群眾“零距離”。縱深推進“法律明白人”培育行動。強化對村“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駐村幫扶隊員、各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等重點村“法治帶頭人”的教育培訓,增強其法治觀念,引導群眾自覺守法用法,形成“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
以“德治”教化,繪就鄉風文明“新圖景”。充分發揮道德建設教化作用,創新道德教化實踐形式,全面加強村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創新激勵機制。各行政村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各項村級事務活動,并將村民參與議事會、志愿服務等村級事務細化為可量化積分,村民憑積分即可兌換生活用品。典型示范引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織青年干部閱讀經典、交流心得,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舉辦文化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典型激勵機制,每年評選“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公婆”等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化“身邊人”。培育文明鄉風。大力革除農村高額彩禮、紅白事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陋習,因地制宜將孝老愛親、厚養薄葬、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禁賭禁毒等內容補充完善到村規民約中。同時,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作用,各村推選出德高望重、作風正派、群眾認可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新鄉賢,對村民的行為進行監督和評判,及時將結果在“紅黑榜”進行曝光公示,并與“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等評比活動相結合,形成長效機制,引導群眾移風易俗經常化、婚喪事宜簡約化、民間習俗文明化。
基層是黨心和民心的交匯點,只有暢通民意反映渠道,摸清群眾所望所盼,才能激活基層“神經末梢”,譜寫基層治理新篇章。下一步,棋盤鎮將以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硬仗為抓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元共治,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向心力、增強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力、激活志愿者服務團隊響應力,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