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民航運輸生產延續穩健增長態勢。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83.5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3.7億人次、貨郵運輸量47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4%、6%、14.6%,運輸規模再創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共有4家機場或航空公司發布2025年半年報,各公司營收、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表示,民航客運市場穩步回暖、旅客運輸量創新高,頭部機場客流量保持穩定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內特色旅游目的地需求旺盛、居民出行意愿增強,以及入境游政策利好推動國際旅客來華熱度攀升。
國際業務持續恢復
上半年,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8億元,同比增長12.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2億元,同比增長79.13%。公司方面表示,隨著民航市場需求的逐步增加,公司搶抓發展機遇,客貨業務穩步增長,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貨郵吞吐量均同比增加,使得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經營業績同比提高。
元翔(廈門)國際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空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91億元,同比增長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1.1%。廈門空港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廈門機場航線布局持續優化,積極推動新航線開通與現有航線加密,運輸起降架次與旅客吞吐量均再創同期新高。
另外,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機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26億元,同比增長7.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71.32%。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祥航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0.67億元,同比增長1.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5億元,同比增長3.29%。
“機場、航司上市公司營收與凈利潤的改善,得益于需求復蘇與成本控制的雙重驅動。在需求方面,國際業務的持續恢復尤為關鍵。”民航新型智庫專家林智杰表示。
國際客運市場的回暖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近年來,我國不斷擴大免簽范圍,并將外籍人員停留時限延長至240小時。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外國公民出入境達3805.3萬人次,同比上升30.2%,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同比上升53.9%。
在此背景下,上市航司不斷加快國際航線布局。財報顯示,吉祥航空上半年國際(地區)航班量達12370班,運營28個國際航點(含7個洲際航點),新開神戶、吉隆坡等航線。報告期內,吉祥航空與6家外航新建聯運關系,合作航司總數達31家,觸達全球72國237城。
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際客運航線凈增123條,國際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28.5%。國內和國際貨郵運輸量也分別同比增長8.9%和23.4%。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客運方面,隨著消費回暖及經濟活躍度提升,商務出行需求顯著回升;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舉措,帶動跨境游雙向升溫。貨運方面,產業升級帶動高附加值產品運輸需求增長,跨境電商爆發式發展進一步推動國際貨運航線成為“黃金通道”,實現貨郵運輸量大幅提升。
供需結構有望優化
進入暑運旺季以來,航空市場呈現“客貨雙旺”特點。
7月份,我國民航運輸規模創歷史新高,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4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8.6%。在客運方面,7月份國內航空市場完成旅客運輸量6473萬人次,同比增長2.7%。國際客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我國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達709萬人次,同比增長15.7%,規模創歷史新高。
深圳市華美酒店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知識官、旅游酒店行業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表示,隨著8月份暑運旺季延續,行業供需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推動機場和航司業績持續改善。
朱克力認為,下半年民航業預計保持穩健向好,但增速可能有所放緩。客運方面,暑期和國慶假期將繼續支撐出行需求,旅游市場韌性顯著,尤其三四線城市和鄉村旅游興起,有望形成新增長點。貨運方面,跨境電商旺季與制造業“金九銀十”傳統旺季疊加,將共同助推需求增長,但國際運力競爭加劇和油價波動仍帶來一定壓力。整體來看,民航業將在需求釋放與成本管控中尋求平衡,實現穩健增長。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當前出行消費需求韌性較強,經濟和消費刺激政策有利于國內出行需求增長,國際出行需求也在持續恢復正常。展望未來,行業供需結構逐步再平衡、盈利回升趨勢明確。中長期來看,盈利持續改善將為行業市值修復提供支撐。(來源: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