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因掩蓋不良貸款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260萬元,三名相關責任人同遭警告處罰。值得關注的是,該行今年以來已累計被罰超1700萬元。此次暴露的問題多為該行市場化改革前的“歷史舊賬”,與昔日的粗放管理模式不無關系。眼下,恒豐銀行正處于新任行長履新的關鍵節點,其經營治理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恒豐重慶分行再因“三查”不盡職被罰
8月20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披露,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行因掩蓋不良貸款,投資管理不到位,貸款“三查”不盡職等三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共計260萬元。
此外,此次處罰還涉及多名相關責任人。時任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公司一部負責人葛云凌因掩蓋不良貸款部分問題,被警告并罰款5萬元;時任恒豐銀行重慶九龍坡支行行長胡江、時任恒豐銀行重慶高新支行行長張海分別因投資管理不到位部分問題、貸款“三查”不盡職部分問題均被警告。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對于此次重慶監管部門開出的罰單,有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處罰主要針對2016年到2023年之間的違規,時間跨度比較長。恒豐銀行在2019年前后開啟市場化改革重組,上述一些業務問題主要發生在改革重組之前,或與當時管理比較粗放有關,由此積累了一些歷史問題。
事實上,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并非首次因貸款“三查”問題遭受處罰。2023年8月,重慶分行因2013—2014年授信業務中,存在違規開立貿易背景不真實信用證、授信管理不合規、信貸資金被挪用、貸款“三查”不到位等問題,被處以180萬元的罰款,時任九龍坡支行行長彭某某受到取消高管任職資格終身的行政處罰。
據恒豐銀行官網,當時該行回應稱,對于監管部門指出的問題,恒豐銀行高度重視,已經責成重慶分行完成內部問責,并舉一反三,采取務實措施,不斷提升合規經營能力。市場化改革以來,本行持續以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為引領,加快數字技術在風險管理等領域應用,風險管控能力有效提升。下一步,本行將繼續提高合規意識,加強員工行為管理,依法合規開展經營。
年內罰款超1700萬 新行長剛上任
今年以來,恒豐銀行已收到多張罰單,甚至被開出了超千萬的大額罰單。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披露,恒豐銀行因8項違法行為被警告并罰款1060.68萬元。其涉及的違法行為包括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反假貨幣業務管理規定、占壓財政存款、違反信用信息采集與查詢規定、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報送大額交易或可疑交易報告,以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
此外,恒豐銀行上海分行、長沙分行、聊城東昌府支行等分支機構今年也收到了罰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恒豐銀行被多個金融監管部門處罰,累計罰款達1755.68萬元。
作為全國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恒豐銀行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2003年完成改制并更名,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恒豐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恒豐銀行資產總額突破1.5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57.75億元,同比增幅1.98%,凈利潤53.57億元,增幅4.30%。不良貸款率1.49%,較年初下降0.23個百分點,實現連續6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自前任行長王錫峰于2022年8月離職后,恒豐銀行的行長人選時隔近三年后終于在近期正式確定。6月30日,監管部門正式核準了白雨石恒豐銀行董事、行長的任職資格,韓靖文恒豐銀行副行長的任職資格。
來源:南都·灣財社 研究員 袁澤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