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梁衛軍 通訊員 胡黃忠)在延安市黃龍縣崾崄鄉,一間不大的愛心洗衣房,憑借細致入微的服務,成為當地群眾心中的“暖心驛站”。它不僅輕松化解了部分村民的洗衣難題,更以實際行動提升鄉村生活品質,讓溫情在鄰里間傳遞。
走進洗衣房,只見工作人員圍繞衣物忙碌不停,登記信息、分類整理、操作設備,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從衣物收集到送回村民手中,這里有著一套高效又貼心的服務流程。“每周一各村的民政協理員會把衣服收集起來交給我們,然后我們在這里做登記、編號、分類,進行清洗、烘干、消毒和整理好以后,由協理員送至村民家中。”工作人員薛曉妮的介紹,清晰展現了洗衣房從收衣到送衣的全鏈條服務,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利。
這份便捷,精準解決了特殊群體的生活困擾。對于村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缺乏照料的留守兒童家庭,以及沒有洗衣設備的村民而言,清洗棉衣、被褥等厚重衣物曾是棘手的難題。而愛心洗衣房不僅提供干凈、衛生的洗衣環境與專業設備,減少因洗衣條件不足引發的衛生問題,更幫大家省下大量體力和時間,間接改善了生活環境與健康狀況。
“愛心洗衣房主要服務對象有咱們的60歲以上老人,還有參戰退役軍人、殘疾人、留守兒童,免費為他們提供洗衣服務,主要解決了村里老年人、殘疾人、留守兒童家庭等特殊人群以及部分缺乏洗衣設備家庭的洗衣難題。”崾崄鄉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邵宗波的話,明確了洗衣房的服務定位,也凸顯了其背后的民生溫度。
如今,這份溫暖正在黃龍縣不斷延伸。目前全縣已有4個鄉鎮的愛心洗衣房投入使用,后續還將向剩余鄉鎮推進,實現7個鄉鎮全覆蓋。未來,更多黃龍群眾將感受到這份便民關懷,讓愛心洗衣房的“小服務”,持續為鄉村生活注入“大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