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草原,八方來客,紛至沓來。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于8月25日至29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
今年是中蒙博覽會創辦十周年。十年來,博覽會辦展規模、覆蓋范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發展成為我國向北開放、促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
位于祖國北疆的內蒙古,以中蒙博覽會為窗口,不斷構筑向北開放立體式通道,持續推動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取得豐碩進展。
——通道暢
第二條中蒙跨境鐵路甘其毛都至嘎順蘇海圖鐵路正式開工建設、中歐班列中通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累計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突破2萬列、滿洲里口岸進出口貨運量較去年提前9天突破千萬噸目標……今年以來,內蒙古打造更高能級向北開放平臺接連傳來好消息。
第五屆中蒙博覽會期間,《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共同發展總體方案》正式發布。根據方案,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將規劃交通物流、監管防控、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布局國際物流、進出口加工、跨境旅游、現代服務等重點產業,邊境地區發展將迎來增長新引擎。
“我們立足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戰略定位,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等多方位、立體化開放新格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楊進說,內蒙古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寬,開放的動力越來越足,開放的潛力越來越大。
物暢其流,貨運八方。依托20個對外開放口岸的通道集群優勢,積極發揮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內蒙古正在構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向北開放新篇章。
——經貿旺
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主題展、商品展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和成果讓人眼花繚亂。第五屆中蒙博覽會展區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展區內匯聚了來自蒙古國、俄羅斯、新西蘭、意大利等17個國家及中國11個省區市的1194余家國內外參展商。
從最初的服裝、裝飾品、食品、農畜產品、藝術品等傳統貿易,拓展到最新一屆展會上的先進制造、現代農牧、綠色算力、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十年來,展廳內的商品變化,悄然折射出中蒙兩國經貿合作的提質升級。
本屆博覽會還創新開辟了云上展區,多家電商及直播平臺共同參與的“云上中蒙博覽會—內蒙古線上商品大集”氣氛火熱,2天零售額就突破5000萬元。
線下項目簽約同樣火爆。中國(內蒙古)-俄羅斯投資貿易合作推介會取得積極成果,6項涵蓋天然氣、農產品貿易、跨境物流、農業種植等領域的合作協議成功簽署,簽約金額達5.01億元人民幣。第三屆國家向北開放經貿商洽會促成21個重點項目簽約,總投資652.94億元人民幣,涉及跨境服務貿易、礦產資源開發和新能源技術合作等領域。
乘著中蒙博覽會的東風,內蒙古加速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向北開放呈現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內蒙古對蒙古國、俄羅斯進出口567.8億元人民幣;全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331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4%;口岸貨運量7421.3萬噸,同比增長7.6%。
——交流深
作為第五屆中蒙博覽會重頭戲之一,中俄蒙“萬里茶道”國際文化旅游推介會成功舉辦。推介會上,俄羅斯莫斯科、韃靼斯坦共和國喀山市成為中俄蒙“萬里茶道”國際旅游聯盟的兩個新增成員單位。至此,聯盟共有來自中俄蒙三國的26個成員單位。
2016年,中俄蒙“萬里茶道”國際旅游聯盟成立,秘書處設在內蒙古。內蒙古作為萬里茶道的重要樞紐與核心通道,不僅留存著茶商駝隊的歷史印記,而且將這份遺產轉化為文旅發展的生動故事。
十年來,借助中蒙博覽會這一重要平臺,內蒙古不斷拓展與蒙古國在衛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共建2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在農牧業、中蒙醫藥、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聯合開展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項目17項;
“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與蒙古國紅十字會攜手打造的跨國人道合作品牌項目,已成功為蒙古國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645例;
連續多年在蒙古國成功舉辦“感知中國”·內蒙古文化周活動,讓蒙古國朋友進一步感知中國、了解內蒙古,在活動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蒙古國民眾的真誠與友善;
……
“近年來,內蒙古通過高水平向北開放不斷展現新作為,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雙向投資取得新成就,國際物流口岸建設達到新高度。”商務部副部長鄢東表示,商務部將通過深化多邊合作、打造開放平臺、培育新興領域等舉措,支持和助力內蒙古打造向北開放新優勢。
繪就新藍圖,開啟新征程。站在中蒙博覽會十周年的新起點上,隨著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持續深入推進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內蒙古向北開放將書寫新的篇章。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丁蕾 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