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西雙版納:加強“一帶一路”醫療衛生合作,共繪跨境“健康絲綢之路”新藍圖

2025-09-04 12:55:36

西雙版納不僅是熱帶雨林與多樣文化的交匯處,還正逐步成為中老兩國“健康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一批批醫療團隊跨越國界,一次次遠程診斷穿透時空,一場場培訓交流凝聚共識——在這里,醫療不再局限于國境之內,而是成為連接民心、傳遞健康的橋梁。

緣起:從“看病難”到“家門口”看中國醫生

“雖然現在患者情況有所好轉,但我們還建議患者留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后才能做下一步治療,把病情根治……”在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的病房里,副主任醫師陳麗芳正在與一位來自老撾勐新縣的患者家屬探討病情。在醫院里,來自老撾的患者還有很多,他們每個人都是西雙版納州開展跨境醫療合作的縮影和受益者。

救治老撾患者

老撾北部山區醫療資源匱乏,許多患者不得不跨境求醫。然而,語言障礙、流程不熟、醫保不通等問題,一度讓“來中國看病”成為許多老撾患者望而卻步的選擇。為破解跨境就醫難題,西雙版納自2014年起,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支持下,啟動“中國—東盟10+1中老醫療衛生服務合作體”項目,探索出學科扶持、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互訪交流、技術合作、遠程醫療和聯合演練等多種合作方式,累計培訓老方醫護人員近1000人次、接診老撾患者超2.5萬人次。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普外科護士長玉溫兒從2014年起就參與了中老跨境醫療合作項目,她多次跟隨醫療隊前往老撾北部五省開展交流,為當地醫護人員提供臨床護理培訓和技術指導,為當地百姓進行義診和健康宣教。“我手機里有二、三十位老撾患者的聯系電話,他們有什么問題都喜歡來問我”。玉溫兒說,老撾患者來中國看病不容易,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由于自己是傣族,傣語與老撾語相近,彼此之間習俗也相通,溝通起來比較方便,也更具親和力。

為老撾患者做檢查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根據實際,組織醫院的女性傣族醫生和護士,成立了一支女子翻譯隊,專門為前來看病的老撾患者充當翻譯,提供預約就診、支付、通關等醫療服務。玉溫兒也是女子翻譯隊的一員,在長期的交往中,與許多老撾患者成為了朋友,彼此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和信任。“每當看到經過我們治療和護理的老撾患者康復回家、醫護人員學成歸國,我成就感滿滿的!”玉溫兒自豪地說,像她這樣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在為這條“健康絲綢之路”添磚加瓦。10年耕耘,如今,“中國西雙版納醫生”在老撾北部六省醫療領域已成為信賴與專業的代名詞。

實踐:從“單點幫扶”到“體系共建”

曾經的“中國醫療隊”奔赴老撾,開展醫療救治、義診、緊急救援設備和物資捐贈等醫療服務活動,如今的“中國醫療隊”已從單純的醫療服務向體系建設全方位拓展。

依托中國—東盟中老醫療衛生服務合作體,西雙版納州建設了中老跨境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先行示范區,在老撾南塔省醫院等6家機構掛牌“中老共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健康中心”;在學術共建層面,推動中老傳統醫藥聯合研究,與老撾衛生部傳統醫藥研究院合作開展傣藥資源普查、臨床療效驗證,促進民族醫藥成果跨境轉化;協助老撾北部南塔、沙耶武里、烏多姆賽和豐沙里4省醫院建立緊急救援隊,其中南塔省醫院救援隊為老撾全國首支緊急救援隊;創新構建了“診療通道+遠程醫療+示范區”三位一體的跨境醫療服務模式,各級醫療機構均開通外籍危急重癥患者綠色通道,對轉入患者的診療過程與老方共享。

為老撾南塔省醫院培訓建立緊急醫療救援隊

“西雙版納州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搭乘‘一帶一路’快車,主動推動醫療衛生服務‘走出去’,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我州與老撾、泰國等周邊國家醫療合作日益緊密。”西雙版納州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刀文勝說,近年來,通過醫療救治、來訪交流、人員培訓、傳染病聯防聯控等方式不斷深入合作,與周邊國家人民和睦相處、友誼更加深厚,醫療合作碩果累累。

在老撾義診

2019年12月,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與老撾北部三省醫院建立“跨境遠程心電診斷網絡”。通過5G技術,心電數據實時傳輸,中方醫生在線診斷,迅速反饋。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遠程心電診斷6832例,顯著降低了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2024年11月,該網絡進一步擴展至老撾北部五省,覆蓋更多偏遠地區。此外,遠程會診、影像共享、急診轉診綠色通道等多項服務相繼落地,實現了“檢查在老撾、診斷在中國”的高效協作模式。西雙版納與老撾之間的跨境醫療合作,已從單純的技術交流,發展為人才、技術、標準、文化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成為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柱,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醫療衛生合作提供了生動實踐。

育才:從“輸血”到“造血”的關鍵轉變

“老撾醫療體系發展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人才素質不足是主要短板,表現在管理理念滯后、專科能力薄弱、操作不規范等方面。”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副院長李婷婷介紹,人才是跨境醫療合作的核心支撐,老撾醫護人員專業能力薄弱、管理理念滯后,是制約其醫療發展的核心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西雙版納州立足實際需求,聚焦老撾北部省份醫院的軟實力建設,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通過多種方式系統提升當地醫護人員專業水平,為其建強本土醫療人才隊伍。多年來,與老撾多省實現衛生人員互訪超1000人次,接收短期進修人員500余人次;與昆明理工大學聯合開展院校培訓,聯合招錄、培養首批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20人;針對老方實際需求,開展短期臨床適宜技術規范化培訓,累計培訓老撾醫護人員238名;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6期,覆蓋學員640人次;開展急診、重癥、感染控制等專項培訓,累計培訓老方醫護人員近1000人次;舉辦老撾北部6省醫院感染管理培訓班、邊境地區涉外醫療合作高級研修班等,培訓醫療衛生人才500余人。同時,還組織編譯了《中老邊境地區常見急性中毒救治手冊》和《中國—老撾北部邊境地區5省醫院護理適宜技術規范化教程》等中老雙語教材,為培訓提供標準化教學資源,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為老撾臨床醫護人員快速診斷和救治患者提供科學指引。

剛剛在西雙版納培訓結束的老撾醫生波阿嬌表示:“在西雙版納培訓期間,我跟中國醫生學到了很多,收獲很大,我學到的不僅是醫術,更是一種關懷和責任。我相信,這種跨國的醫療合作,不光能提升雙方的技術水平,還能為更多病人帶去幫助”。她希望以后能在熱帶疾病防治、基層醫療建設、醫學科研等方面繼續跟西雙版納合作。

臨床適宜技術培訓—指導老撾烏多姆賽學員做胃鏡檢查

“雖然我們與老撾的醫療合作有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如醫療費用負擔較重、醫保結算體系尚未打通、語言溝通障礙等問題”。李婷婷說,下一步,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將與周邊國家衛生部門共同致力于建立常態化協商機制,統一部分診療標準,在常見病、多發病領域,如傳染病、急診急救,推動臨床路徑互認,減少因標準差異導致的治療障礙。同時,還將加強院內翻譯隊伍建設,探索“遠程視頻翻譯”模式,在復雜病例會診時,通過線上平臺連接專業醫學翻譯人員,提高溝通效率。

西雙版納與老撾北部之間,跨越國界的"健康共同體"正逐步形成,這條“健康絲路”不僅傳遞著先進的醫療技術,更承載著中老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信任,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溫暖的人文紐帶和“連心橋”。

來源:云南網 楊元元 楚秋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