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消費到跨境貿易,從智能合約到政務金融……數字人民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這一法定數字貨幣的創新實踐,不斷重構支付體系、提升交易效率,為實體經濟注入全新動能。
近期,央行多家分支機構密集召開2025年下半年工作會議,在總結上半年工作成果的同時,也將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與應用拓展列為下半年的重點方向。此外,在多地政府出臺的金融領域實施方案中,數字人民幣的創新與部署同樣成為重點之一。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已從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場景拓展,逐步轉向深度應用與生態構建的新階段。“未來,數字人民幣將更加聚焦跨境支付、產業互聯網、政務民生等重點領域,推動智能合約、硬錢包、跨境結算等創新應用不斷涌現,實現從‘場景拓寬’到‘場景深耕’的戰略轉變。”該分析人士稱。
江蘇廣東領跑全國
2025年上半年,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取得顯著成效。多個省市公布的數據顯示,數字人民幣在交易規模、錢包開立數量、場景覆蓋等方面均實現快速增長。
作為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江蘇省蘇州市在創新應用與規模推廣上始終走在國內前列,已成為觀察數字人民幣發展演進的重要窗口。自試點以來,該市累計開立個人錢包3104.63萬個、對公錢包104.11萬個,受理商戶門店數累計達71.46萬戶。
據蘇州市人民政府日前披露,上半年,蘇州市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達2.1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07%,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截至7月末,蘇州市流通中數字人民幣余額77.3億元,占全國數字人民幣總量的30%。
8月底,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堅決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改革開放專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蘇州市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額已經突破9萬億元,占全國70%。在產業布局方面,上半年,蘇州數字金融產業生態累計集聚62家數字金融實驗室等創新工作載體或平臺、845家數字金融生態圈企業,數字人民幣運營管理中心蘇州分中心也計劃在年內揭牌成立。
近日,“數字人民幣進園區”專場宣講會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南京市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應翔在致辭中透露,截至2025年6月末,南京全市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575.6萬個、對公錢包31.8萬個,支持數幣支付的線下商戶近18萬戶。
廣東省同樣表現突出。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廣東全省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4490萬個,流通(轉賬、消費)3.82億筆、1576億元,落地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620萬戶。上半年,廣東省數字人民幣試點主要業務指標在各試點省市排名靠前,尤其是消費筆數位居全國第一。
場景應用創新不斷
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數字人民幣的創新應用也在不斷深化。
據觀察,近期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數字人民幣應用亮點頗多。從商業銀行的參與程度來看,包括國有銀行、城商行等在內的金融機構捷報頻傳。比如,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為上海銀行落地貨幣橋跨境匯款服務,成為上海地區數字人民幣2.5層合作機構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應用的首單。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該行貨幣橋業務累計交易金額已達49.62億元。
在浙江省,杭州銀行也已落地多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業務,覆蓋個人跨境匯款、旅行社團費、企業技術服務費等多種服務貿易場景。
8月,中國工商銀行新疆分行通過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平臺,為新疆一家港股上市公司辦理港股派息支付業務,將3000萬港元的股息從該公司賬戶支付給香港股東。這是新疆落地的首筆港幣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業務。
從城市的參與度來看,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的指導下,深圳市羅湖區聯合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推動羅湖重點供應鏈企業通過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完成單筆6800萬元的跨境貿易貨款結算,成為深圳首個重點供應鏈企業大額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項目。據悉,本次結算基于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多國央行聯合共建的mBridge平臺實現,相比于需要1-3個工作日的傳統SWIFT系統,該交易基本實現實時到賬,實現了“交易即結算”。
除深圳之外,蘇州也積極參與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據了解,上半年蘇州貨幣橋交易累計38筆、金額43824萬元,較去年全年增長超40倍。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人民幣的推廣不僅帶來了支付方式的變革,更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比如,截至今年6月末,重慶市累計發放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超過1億元,覆蓋商圈、交通、文旅等20余個領域。
深化試點與豐富場景成共識
“當前,盡管數字人民幣仍面臨用戶習慣培育、跨境互聯互通等挑戰,但場景創新的實踐已證明,只有將法定貨幣的權威性與場景需求的靈活性相結合,才能釋放數字人民幣的最大價值。”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從近期多家央行分支機構針對2025年下半年工作進行的部署來看,“深化試點建設”和“豐富應用場景”依舊是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的共識。比如,中國人民銀行強調,要加強數字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廣應用;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要求,穩步拓展數字人民幣跨境應用;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提出,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建設;中國人民銀行無錫市分行則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數字人民幣應用集聚區的建設力度等。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上海、浙江、山東等多地政府皆曾圍繞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密集發聲,積極落實推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拓展、技術創新以及生態優化等安排。
4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指出,支持在滬數字人民幣運營試點銀行積極參與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探索創新特色場景;支持外匯交易中心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提供外匯流動性管理及兌換服務。
4月下旬,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塑強“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務品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明確,要完善消費服務,推行家電、手機、汽車等換新補貼“一件事”改革;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推動惠民政策資金更多采取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李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