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市場需求,加大期權市場培育力度,落實服務實體經濟要求,鄭商所聯合中期協近日在北京舉辦第二期期貨從業人員期權業務培訓班。
根據最新統計,我國成熟商品期貨的期權覆蓋率超過80%,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興期權市場。2024年我國商品期權市場總成交量10.65億手。近兩年,鄭商所期權市場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目前已上市20個期權品種,率先實現活躍品種期權全覆蓋,棉花、白糖、PTA等成熟品種期權已成為產業風險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二是鄭商所期權規模連續4年保持快速增長,持倉規模達到期貨的三分之一,部分品種甚至超過50%。三是率先推出白糖系列期權新工具,為實體企業提供了更加精細化和多元化的風險管理工具。
中期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期權作為期貨衍生品領域的重要工具,在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更加頻繁,實體企業對精細化風險管理的需求極為迫切。期權憑借其獨特優勢,如多樣化的交易策略、靈活的風險對沖方式等,為企業應對價格風險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同時,期權也豐富了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優化了市場資源配置。可以說,期權的發展與應用,是當前期貨衍生品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期權市場的快速發展對期貨從業人員提高期權專業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商所一直高度重視期權市場培育工作,建立“期權+”品牌,在實踐中已初步形成一套針對產業、機構、會員的期權培訓框架,與中期協、會員單位等多方合作,全方位舉辦期權培育活動。今年以來,鄭商所已舉辦“期權+”產業培訓12場次,舉辦“豫見期權”期貨從業人員培訓12場次,期權分析師集中培訓和調研2次,舉辦私募基金期權業務專場培訓9場次,累計培訓人員超過2500人。
本次培訓是鄭商所與中期協合作,共同落實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要求的重要舉措,旨在幫助從業人員系統掌握期權專業知識、提升實務操作能力、強化合規風控意識,從而更好地服務客戶需求,護航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期3天的培訓邀請期權專家,以及產業企業、投資機構等一線具有實操經驗的專業人才參與授課,內容兼顧針對性與實用性。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正強,用詳實的案例深入講解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中期協自律管理部相關負責人通過分析真實案例,讓大家深刻認識合規的重要性,避免在實際操作中觸碰紅線。
在期權實用交易策略板塊,多位期貨、基金行業的講師向參加培訓的人員分享了多種經典及創新策略,結合市場實際情況,講解策略的運用技巧與時機把握,助力大家提升交易水平。期權合約規則解讀環節深入分析了規則細節,幫助大家準確理解并運用規則,保障自身權益。鑫元基金投資部負責人余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期權希臘字母在交易中的應用,中信中證資本商品場外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秋潔詳細介紹了場外期權的分類,廣期資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登科用真實案例講解含權貿易的原理及應用。
參加此次培訓的期貨公司從業人員和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人員近200人。參訓人員對此次培訓給予高度評價,并表示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應用所學知識,提升專業能力,更好地服務客戶。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