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有色金屬期現貨市場產融深度結合,中期協聯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上期所、廣期所近日共同舉辦“2025有色金屬期現貨市場產融結合在線研討會”。據了解,系列研討會將圍繞上期所和廣期所的有色金屬期貨品種,開展涵蓋銅、鋁/氧化鋁、鋅、鉛、鎳、錫、鑄造鋁合金、黃金白銀、多晶硅/工業硅、碳酸鋰、鉑鈀(擬上市)等在內的11期相關專場活動。
9月8日,首期活動銅專場研討會拉開帷幕,與會嘉賓就全球銅工業現狀、產業動態變化以及如何借助期貨市場功能推動有色行業高質量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分享。9月10日,鋁、氧化鋁專場開啟,參會嘉賓就國內外鋁工業概況、如何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助力鋁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及鋁產業鏈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等系列問題展開討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金屬部處長兼銅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楠首先從儲量端、生產端、效益端、貿易端、消費端等多個維度,講解了全球和中國銅產業現狀和最新發展態勢,介紹了銅產業企業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方面,包括產業結構、消費增速、中美博弈和行業規范要求等。她認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持續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中資企業應進一步將自身技術和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助力生產經營提質增效。
鋁工業方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輕金屬部(貿易救濟辦公室)主任、鋁業分會副秘書長莫欣達在研討會上首先從鋁土礦、氧化鋁以及電解鋁三方面介紹全球鋁工業概況,隨后介紹了中國鋁產業工業發展狀況,從國際經貿形勢對進出口的影響以及海外投資等方面研判了趨勢。莫欣達認為,中國鋁工業發展的優勢環節在重塑,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構建雙循環是基本盤,做大做優消費市場是關鍵。
在全球銅產業格局不斷變化、市場挑戰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銅產業的變化也深刻影響著下游企業的經營。金瑞期貨研究所負責人李麗在分析銅產業變化時表示,2020年以來,在供需緊平衡且宏觀變量增多的背景下,銅價運行中樞抬升且單邊價格波動率上升,加大了下游企業原材料成本管控難度。對此,她建議運用“期貨、期權對沖短期風險,現貨重構定價”的方法,幫助企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中實現穩健經營。
方正中期期貨有色品種資深研究員胡彬在會上介紹了鋁加工企業利用套期保值進行風險管理的案例。胡彬認為,期貨套期保值是為企業的長期經營、穩健經營、持續盈利保駕護航。現代企業應該學會“期貨+現貨”兩條腿走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
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商品市場日趨成熟完善,銅期貨已經成為助力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具。據上期所產品專家介紹,2025年1—6月,銅期貨市場成交2270萬手,成交金額為8.79億元,日均持倉量51.32萬手,交割31.74萬噸。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參與到銅期貨市場中去。未來,上期所將進一步發揮銅期貨市場功能,完善交易、結算、交割等機制,更好地服務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同時,將多措并舉加強銅期貨市場品牌建設與服務優化:一是通過多層次市場培育活動,提升企業的風控能力和水平;二是通過打造“企業深耕計劃”,向重點企業開展針對性調研和精準輔導;三是建設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作用。
談及期貨市場助力鋁行業高質量發展,上期所產品專家表示,期貨市場與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鑄造鋁合金期貨今年6月順利上市,填補了加工環節空白,上期所圍繞鋁產業鏈,逐步完善產業鏈上下游的風險管理體系。
據了解,2025年上半年,上期所有色金屬期貨總成交量1.97億手,成交金額27.8萬億元,日均持倉金額3451億元,累計交割129萬噸,交割金額463億元。期權方面,自鋁、氧化鋁期權上市以來,成交量、持倉量整體保持快速增長,2025年上半年,鋁期權累計成交量773萬手,氧化鋁期權累計成交量2369萬手。整體看,市場積極參與鋁衍生品,這些品種幫助氧化鋁生產企業、電解鋁冶煉廠、鋁加工企業、貿易商等抵御行業周期性風險,提升經營管理的科學性和穩健性,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期貨力量。
上期所產品專家還分享了有色金屬企業的套保策略。首先明確目標價格,基于此決定套保數量,靈活調整策略應對市場波動;其次是依據價格關系,動態調整套保比例,有效管理自產礦冶煉銷售業務風險;再次是采購與銷售兩端均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保,鎖定成本與售價,保障加工銷售業務穩定;最后是通過期貨市場操作,確保庫存價值不低于期初價格,靈活調整原料作價期,降低庫存風險。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楊美 肖佳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