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A股主要指數集體上漲,滬指接近前期高點,創業板指時隔3年多重返3000點上方。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875.32點,漲1.65%;深證成指報12979.89點,漲3.36%;創業板指報3053.75點,漲5.15%。滬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4646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大幅放量4606億元。其中,勝宏科技、中際旭創、新易盛、寒武紀-U等AI龍頭公司成交額均超200億元。
盤面上,全市場超4200只個股上漲。人工智能主線點燃科技股行情,算力硬件方向領漲,中際旭創、新易盛、勝宏科技均漲超10%;芯片產業鏈同步上揚,萬通發展、中科曙光等多股漲停;衛星互聯網概念延續活躍,東方通信、上海滬工漲停。
算力硬件股延續強勢
昨日,算力硬件股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液冷、CPO、PCB等多個方向上漲。截至收盤,炬光科技以20%幅度漲停,前期強勢股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均漲超10%,景旺電子、東山精密、劍橋科技等多股漲停。此外,工業富聯收獲2連板,全天成交額為155.28億元,最新總市值達1.17萬億元。
近期,算力板塊迎來一系列催化事件:
第一,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近日公布202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數據,宣布公司未實現履約義務(RPO)已經達到4550億美元,同比大增359%。截至當地時間周三收盤,美股甲骨文股價上漲36%。
第二,花旗日前上調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目標價。該機構表示,近期光模塊公司股價上漲動力主要是每股收益上調,尤其是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
第三,9月9日,英偉達推出Rubin CPX,這是專為模型大規模上下文處理而設計的新GPU,提升對軟件編碼和生成式視頻的處理效率。
第四,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于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舉辦,匯聚全球超3800家光電企業,覆蓋信息通信、AR&VR等全產業鏈核心領域,呈現從核心材料到系統方案的全鏈條創新技術。
廣發證券研報表示,今年上半年,AI產業鏈維持高景氣,呈現全球市場協同、國內外需求聯動的強勁態勢。海外云廠商持續加大算力基礎設施投入,驅動高速率光模塊、AI服務器等硬件需求保持強勁。同時,國內運營商與數據中心企業加速AI部署,推動國產算力產業鏈蓬勃發展,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應用正在全球范圍內規模化落地。下半年,AI產業鏈的高景氣度將持續推動相關企業收入、利潤與盈利能力的協同提升。
芯片產業鏈集體走強
昨日,芯片產業鏈全線上漲,存儲芯片、汽車芯片、先進封裝、MCU芯片等細分板塊紛紛單邊上揚。截至收盤,炬光科技、新相微、海光信息、賽微微電等多只個股以20%幅度漲停。
昨日盤中,AI芯片龍頭寒武紀一度漲超12%,股價最高漲至1436.47元/股,截至收盤上漲8.96%,報1387元/股,最新總市值5802.52億元。
9月9日晚,寒武紀發布公告稱,已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獲同意。按照寒武紀在7月18日披露的定增預案,公司擬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的方式,募資總額不超過39.85億元。
寒武紀在公告中表示,大模型技術驅動人工智能產業邁向全新發展階段,大模型算法在通用和智能化方向的快速迭代,對智能芯片的靈活編程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芯片要加快適應新技術、新應用及新業態的需求。
此外,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3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40%,展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與良好前景。
中原證券研報觀點稱,目前半導體行業仍處于上行周期,AI為推動半導體行業成長的重要動力。
光大證券研報觀點顯示,AI算力、智能駕駛等終端需求提升,推動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增長。2025年上半年,在AI算力、數據中心、智能駕駛等終端需求的共同拉動下,全球半導體行業在2024年復蘇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產業鏈景氣度持續提升。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7009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其中亞太地區市場規模約為3706億美元,同比增長9.8%。
AI產業仍是中期主線
近期,科技股行情再起,市場對其后續走勢頗為關注。
招銀國際發布觀點稱,對科技板塊后市持樂觀態度,考慮海外政策影響低于預期、季報展望超預期、AI服務器持續放量,以及谷歌、Meta、亞馬遜和微軟四大海外CSP上調資本開支,再加上秋季端側新品發布密集期,預計下半年科技板塊將維持高景氣度。
配置層面,東方財富證券陳果團隊發布觀點稱,AI產業仍是中期主線,短期關注景氣板塊內切換,預計部分資金更關注基本面預期邊際改善、后續具備潛在催化的新方向,如新能源等。此外,受益于美國降息預期升溫和美元走弱,香港利率邊際壓制減弱,港股配置性價比邊際抬升。
光大證券策略團隊判斷,本輪上漲行情或正處于中期,以流動性驅動為主。TMT或為中期主線,值得重點關注,若行情逐漸過渡至后期,可關注金融板塊。從過去上漲行情的表現來看,在流動性驅動下,行情中期TMT成為主線的概率明顯高于其他板塊,本輪或許也會如此。TMT板塊當前存在較多催化因素,例如自主可控需求旺盛、美國降息預期等,自身也存在上行動力。若行情逐漸過渡至后期,可將配置重心從TMT轉移至金融。
該策略團隊分析稱:未來市場若轉向基本面驅動,先進制造值得重點關注;若行情演繹至后期,可關注地產板塊。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李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