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險企股票配置規模增長逾28%、國內ETF總規模突破5萬億元、外資持有A股總市值持續增加……隨著以保險資金、社?;稹⒐蓟鸬葹榇淼闹虚L期資金的入市機制及考核政策日漸清晰明確,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為主導的資本市場生態正逐步形成,中長期資金入市更加積極,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活水”。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快有助于降低市場波動性和投機性,更好地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改善資本市場生態結構,真正構建起“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投資體系,為A股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險資加速入市
以2024年9月中央金融辦、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為始,監管部門持續引導保險資金、社?;?、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一方面,通過全面建立實施3年以上長周期考核,降低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當年度經營指標考核權重,明確全國社?;?年以上長周期考核安排等措施引導“長錢長投”;另一方面,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加快推進指數化投資發展,用“改革之手”提升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險資的入市步伐已經加快。2025年的中報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五大上市險企的股票投資金額合計達18464.29億元,較年初增加4118.58億元,增幅達28.7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險行業的整體情況。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達36.23萬億元,同比增長17.39%。險資配置股票資產力度繼續加大,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險和財產險公司的股票余額為3.07萬億元,上半年凈增加6406億元,同比增幅達47.57%,股票配置余額較一季度末增長8.92%。
同時,今年以來,估算險資凈流入股票規模與新增保費收入關聯性明顯上升。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國有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持續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逐步改善,險資入市駛入快車道,按照下半年新增保費同比增速5%估算,預計下半年險資仍將增配A+H股票3000億元至4000億元。
在具體投資方向方面,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將持續關注市場上漲板塊中的板塊輪動,包括科技創新、消費制造、先進制造、新消費、出海企業等方向的投資機會。后續將穩步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積極布局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加大優質高股息資產配置力度。
公募基金規模邁入35萬億
公募基金是中長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提高長周期考核的比重、推進費率改革,引導行業更加注重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更好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成為重中之重。
中基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底,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為35.08萬億元,這是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自2024年初以來第十次創下歷史新高,不僅規模上公募基金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在投資理念、服務模式等方面,公募基金也在持續轉型。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權益類基金的正收益數量持續增加,主動權益“翻倍基”大量涌現,全市場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ETF產品數量突破100只。更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國內ETF總規模突破5萬億元,相較2024年年末增加1.29萬億元,增幅超34%;總份額則達到2.89萬億份,較去年年末增長2397.17億份。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ETF產品日益多元,1200多只相關產品構成的投資工具箱不斷豐富,既覆蓋了寬基、行業、主題等多元領域,又能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配置需求,成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選擇用指數化投資分享國家發展紅利。
不僅如此,“長錢長投”的良性循環正在為市場注入穩定性力量。從基金半年報來看,今年上半年,機構投資者持有股票型基金1.48萬億份,相較去年同期增加4458億份,相應地,機構投資者對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4.44%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40.49%,增加了6個百分點。機構投資者包括了中央匯金等國家隊,尤其在市場波動期間對ETF等股票型基金的增持,對市場穩定產生了重要作用。
企業年金入市“小步快跑”
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國企業年金投資資產凈值約3.8萬億元,較2024年年底增長約0.69萬億元,其中,含有4208個權益類組合,資產金額為3.09萬億元,近3年累計收益率為5.84%。
“目前,企業年金基金的A股投資比例約為14%,距離40%的權益資產投資比例上限還有很大空間?!睒I內人士介紹,企業年金基金需要發揮其資金來源穩定、短期流動性壓力較小的優勢,通過長期權益投資增厚長期收益,提高養老金替代率。
一位年金基金管理機構業務人士表示,長周期考核機制下,年金基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既能為資本市場增加更多長期資金供給,也能發揮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專業水平,更好實現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目標。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