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繼續上行,上證指數在周五盤中突破今年以來高點??萍汲砷L風格延續強勢,科創50指數領漲主要寬基指數,全周上漲5.48%。展望后市,多家機構在研報中認為,支撐A股市場上行的邏輯并沒有發生變化,當前市場估值也較為合理??萍汲砷L風格有望繼續引領行情,但AI主線或向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景氣度高企的細分方向進一步擴散。
流動性充裕有望繼續提振A股
大勢研判上,國泰海通認為,中國股市上升的邏輯是可持續的。首先,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加快是資本市場估值重估的重要前提。其次,無風險收益率系統下行,股票市場機會成本降低,資產管理需求井噴,增量資金入市成為歷史必然。再其次,制度變化對股市估值具有關鍵影響:“及時、合理、得當”的經濟政策,“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改革,改善了社會各界對中國資產的價值觀念與風險認識。最后,海外主要市場貨幣寬松在即,中國“反內卷”和增量支持政策也有望進一步加碼。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海內外流動性有望繼續提振A股。海外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進一步強化,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美聯儲降息窗口打開,美元指數走弱周期下,人民幣匯率存在支撐,利好A股市場走勢。
國內視角來看,中國銀河證券認為,8月金融數據顯示,非銀存款同比多增、居民存款同比少增的格局延續。目前居民“存款搬家”仍處于初期階段,需要時間來進一步驗證并強化。同時,7月以來,機構資金加速流入資本市場,其中被動型基金貢獻重要增量。展望后續,A股大概率將延續震蕩上行的走勢,但需關注短期波動風險。
財通證券稱,當前市場情緒仍然向好,在政策有力、產業催化、海外貨幣政策開啟寬松周期、新增資金流入等多重利好下,A股行情長期趨勢仍然明確。
AI主線或進一步擴散
隨著主要指數突破前高,前期強勢的AI主線獲利盤不斷累積,市場近期關于“科技板塊是否仍能持續引領行情”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對此,中泰證券分析稱,海外市場經驗顯示,AI、算力、半導體在技術周期中的產業邏輯仍處于擴展期,成長空間未被完全定價。從資金流向看,盡管科創板等ETF出現階段性贖回,但北向資金成交持續處于高位,兩融余額再創新高,顯示資金并未真正退出,而是進行結構調整。但部分產業資本近期選擇“落袋為安”,說明資金兌現壓力仍在。
這一多空博弈背景下,中泰證券判斷,短期內高位科技、成長及中小市值板塊的調整尚未完成,目前并不適合追高。若市場再次下探,則可擇機低位布局券商及部分科技龍頭。
東吳證券認為,本輪趨勢行情中市場高度結構化,多頭和杠桿資金集中于以光模塊、PCB、國產GPU為代表的AI上游算力硬件。此時追入已累積較大漲幅的上游算力硬件,風險收益比并不高,布局相對低位方向是更優解。建議積極布局泛AI產業鏈中“滯脹”的細分領域,如存儲、AIDC相關配套設施、AI應用(包括但不限于AI+醫藥、人形機器人、端側AI、智能駕駛)等。
興業證券則認為,近期市場已經逐步進入輪動擴散尋找機會的階段,這一輪動擴散的狀態也將延續。但對于市場的擴散方向,興業證券稱,投資者不應單純基于“高切低”視角尋找低位方向,而應當是以景氣和產業趨勢為“錨”作擴散。建議重視港股互聯網、創新藥、新能源、新消費、景氣周期(有色、化工)等板塊。
國金證券同樣認為,市場大轉換并不應該單純地理解為從成長風格切向價值風格,或者是板塊的高低切,而應該是市場驅動邏輯的切換。即宏觀基本面與企業盈利的修復將讓原本稀缺的景氣從單一行業向更多領域擴散。因此建議投資者布局全球商品需求回升與中國經濟持續改善這條邏輯主線。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汪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