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深耕細分領域發展養老金融

2025-09-16 12:10:26 作者:于泳

透過各上市金融機構近期發布的半年報可以發現,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保險公司,都在養老金融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深耕細分領域,不斷推動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板塊融合發展。2024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支持不同人群養老金融需求、拓寬銀發經濟融資渠道、健全金融保障體系、夯實金融服務基礎、構建長效機制五方面提出16項重點舉措。各金融機構圍繞相關部署,全力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豐富產品滿足多樣需求

從各金融機構披露的數據來看,商業銀行一方面開發養老理財、養老儲蓄產品,另一方面積極參與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管理。中信銀行半年報顯示,該行在養老金融領域迭代“幸福+”服務體系,養老金融托管金額超5300億元。興業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該行60周歲及以上客戶達1086.43萬戶,較年初增長6.75%;綜合金融資產超1.1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73%;個人養老金開戶數719.14萬戶。

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農行8.88億個人客戶中,55歲以上的客戶接近3億戶。近年來農業銀行持續優化養老服務金融,養老金融產品供給超1100只,為銀發客戶提供上門服務77.6萬人次,提供客服熱線“一鍵通”服務393萬次。

保險公司則聚焦老年群體的保障需求開發覆蓋醫療、意外等多種場景的保障型產品,滿足不同的養老需求。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一方面圍繞風險保障、財富管理等保障功能,結合備老人群、老年人群差異化的養老保障需求,不斷豐富商保年金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養老保障和跨期財務規劃需求。另一方面完善多元化、差異化健康保險產品體系,上半年推出個人長期失能收入損失產品等多款健康保險產品,緊跟醫療醫藥技術發展,將更多創新藥械納入健康保障責任。

多位險企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健康險在服務人口老齡化戰略、國家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三醫”協同等領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基本醫保、社保長護險進一步強化“保基本、兜底線”定位,為商保與醫保錯位發展、承接更高質量和多元化的醫療需求打開新方向。中國人保副總裁肖建友認為,健康險經營賽道將不斷拓寬,保持快速發展。具體來看,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負擔依然較高,大病保險、惠民保可持續發展機制持續完善,基本醫保按病種付費改革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建設帶來差異化院外醫療需求,多層次的醫療險、疾病險仍有廣闊發展空間。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失能護理需求快速增長,長護險制度穩步落地,護理險、失能險將成為繼重疾險、醫療險之后健康險新的增長點。

培育生態差異化發展

近年來,金融機構持續推進大健康與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保險公司在深耕養老金融的過程中都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新賽道。商業銀行一方面利用線下網點、手機銀行服務銀發群體,另一方面通過信貸、財富管理等方式服務相關企業和產業。保險公司則通過養老旅居、投資建設養老社區等方式吸引更多銀發群體。

林立表示,農業銀行持續推進“貸、債、基、股、顧、租”一攬子綜合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普惠性投融資需求。截至6月末,養老產業貸款余額216.2億元,較年初增長94.6%,其中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占比52.8%。此外,農業銀行通過“產品+場景+服務”融合閉環,構建開放式、多元化、全貫通的養老金融生態體系。積極對接民政部門全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配合各地政府部門推進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等工作。創新開展長者食堂、家政服務、線上助醫等合作項目,深度嵌入養老生活各領域,以金融力量助力拓展養老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的半年報顯示,公司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優勢,穩步推進養老服務多方式供給,加快在重點戰略區域的布局,著力構建國壽特色養老生態。積極推進養老社區、城心養老公寓、康養旅居三大養老產品線布局落地,截至6月30日,已累計在15個城市布局19個機構養老項目,推出4款“隨心居”旅居產品,研究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建設,滿足客戶多元養老需求,賦能保險主業發展。

新華保險董事長楊玉成表示,新華保險助力養老健康產業發展,投資余額達到161億元,同比增長290%。聚焦二三支柱,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發展,老年人意外險銀發無憂項目累計覆蓋老年人超過1366萬人。近期,新華保險在昆明、西安、福州、臺州、盤錦新增5家優質合作康養社區,納入“新華悅”康養社區入住資格函體系的運營社區達到29城40家。

中國太保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中國太保持續推進“保險+康養”融合發展模式,“太保家園”養老社區實現9城10園正式運營,入住人數超2000人;探索“百歲居”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優化客戶體驗;廈門康復醫院正式開業,健康服務板塊增添新動能。

優化金融服務仍有空間

今年3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未來5年,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逐步建立起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體系。透過各家金融機構半年報可以看出,未來幾年,養老金融服務應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從廣覆蓋向提質量轉變。

商業銀行線下網點較多,目前絕大多數網點都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林立介紹,農行發揮點多面廣的特色優勢,將全行2.27萬家網點11萬客戶經理都作為服務渠道,全面打造線上線下“長輩友好型銀行”。2025年進一步細化優化出臺三類22項工作舉措,創立“金色港灣”適老服務專區,針對老年客戶不善于操作自助機具的問題,提升柜面服務效能,將83項柜面高頻交易整合為9個場景,避免客戶簽名、輸入密碼等重復操作,業務辦理效率平均提升49%。此外,農業銀行依托在所有縣域開設營業網點的優勢,發展縣域養老金融,通過惠農服務站、流動服務車等多元服務模式,推動養老金融服務資源下沉和覆蓋面擴容。

太平養老總經理王干表示,接下來太平養老將在養老保險三支柱建設中持續發力,積極爭取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持續推動第二支柱年金基金擴大覆蓋面,不斷豐富第三支柱多樣化產品供給,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差異化的養老保障和資金管理需求。

養老金融業務的推進,不僅為金融機構帶來了更豐富的客戶資源,也為零售金融業務、人身險銷售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支撐。

招商銀行半年報顯示,零售金融業務對招行營收和利潤的貢獻占比均在55%以上,養老金托管規模達1.41萬億元,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超1300萬戶。招商銀行副行長彭家文表示,今年招行代理的保險產品很大一塊是商業養老金保險,這部分產品收入的實現是按年實現而不是全部在當期實現,雖然當年的費率并不高,但可以持續貢獻收入。

中國平安半年報顯示,集團深入推進“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2025年上半年,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占比近七成。中國平安通過整合供應方,已實現國內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合作覆蓋率達100%;居家養老服務覆蓋85個城市,近21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兼副總經理郭曉濤表示,當前中國正在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銀發經濟將成為未來非常有增長潛力的空間。“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是平安集團規模最大、增長快、協同性高的賽道,當這兩個業務產生協同性之后,再加上公司在AI領域持續投資和創新,平安集團未來能夠實現一個客戶多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

在各金融機構的業績說明會上,管理層普遍表示,發展養老金融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創新服務、專業引領和數字賦能,推進高質量養老金融服務走進千家萬戶。與此同時,結合客戶年齡、養老意識、養老行動力等不同維度,開展養老、備老兩大類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未來金融行業有望形成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

(稿件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科辰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