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銅川市印臺區印臺街道的崖堯村,提起黨支部書記蘇戰成,群眾總會豎起大拇指,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用實干擔當和為民情懷,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把群眾的一件件“小事”當作“大事”來辦,把群眾的口碑當作自己最高的榮譽,樹起了一座群眾心中的“豐碑”。
蘇戰成,男,漢族,1971年11月出生,現年53歲,陜西銅川人,200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1年11月村“兩委”換屆后擔任崖堯村村委會主任,2014年12月村“兩委”換屆后擔任崖堯村黨支部書記,2019年11月,在推進“一肩挑”過程中擔任崖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至今。
9月10日,《智慧中國》雜志社陜西信息中心采訪組一行,來到崖堯村,意圖從崖堯村質的變化中深挖鄉村振興示范村“崖堯模式”。
“要說‘崖堯模式’就必須從蘇書記說起?!崩宵h員寇方成說。
強產業、富口袋,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
寇方成說,蘇戰成自擔任支部書記以來始終緊抓黨建,他通過做實做好支部理論學習教育強化政治擔當,制定《崖堯村“兩委”干部管理辦法》,狠抓工作落實,提出“頭雁+雛鷹”傳幫帶機制優化隊伍結構,全面提升崖堯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服務能力。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群眾增收致富,蘇戰成全面推廣“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新模式,憑借果業資源優勢與區域特點,推進果業改革發展,調整優化種植結構,老園改造提升,新園“綠領”實驗,發展優質蘋果800余畝,打下果業品質村堅實基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先后實施了399千萬光伏發電、150畝花椒種植、140頭肉牛場、800噸果庫儲藏。開發建設生態移動果園2座,實現了土地的集約化利用,同時也展示了現代農業的新技術,帶動整村致富,2023年村集體經濟達到108萬元,2024年,村集體經濟超130萬元。
為了讓群眾實現持續增收,蘇戰成又盯上了“庭院經濟”,免費為村民搭建葡萄架120個,發放新品種葡萄苗300株,戶均年增收1000余元。他還帶領村民打造“崖堯紅”農產品品牌,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把蘋果、菜籽油、玉米糝、花椒等農副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拓寬了群眾的致富路。崖堯村先后獲得銅川市農民增收先進村、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等多項榮譽。
美環境、樹新風,讓群眾“幸福感”多起來
蘇戰成深知,鄉村振興不僅是產業的振興,更是生態和文化的振興。他帶領干部群眾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天然氣通達、垃圾收集點建設等項目,打造小廣場7個、小菜園20個、小樹林11個、小花園5個、小游園2個,讓崖堯村舊貌換新顏。
為了讓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蘇戰成積極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建成了法治文化長廊、憲法廣場、法治綜合體驗區,把法治教育、鄉村旅游、社會實踐有機結合,成為崖堯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還組織村民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聽民意、解民憂,讓群眾“心窩子”暖起來
蘇戰成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村民陶凱的母親曾因兒子未婚而憂心忡忡,蘇戰成得知后,主動當起“紅娘”,幫助陶凱介紹對象,最終促成婚事,如今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村民王養民感慨地說:“我們錢袋子鼓了,更有底氣了,一切都多虧了戰成啊!”。
為了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蘇戰成帶領村“兩委”班子,建立了“黨支部+合作社+電商+直播”的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農副產品配送、快遞收發、再生資源回收、電子商務等暖心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務。
群眾口碑,就是書記的豐碑
“我那年果樹全爛根,抱著試試看給老蘇打電話。”果園能手張東鋒抹了把汗,“他連夜從城里拉來技術員,又跑前跑后幫我貸下5萬塊。如今別人叫我‘果園能手’,我知道,這仨字是他用鞋底板一寸寸踩出來的。”張柯君、張軍強、王會軍等也跟著老蘇學技術、改品種,果園里年年掛“金果果”。
牛場老板閻軍強曾在外漂泊十幾年,“沒攢下啥錢”。老蘇一句話“回來吧,咱村有草、有地,我幫你找牛犢!”把他拽回家。買牛錢不夠,老蘇把自家存折押給銀行,貸出8萬元。如今二百多頭西門塔爾牛滾圓壯實,閻軍強圓了“老板夢”,老蘇卻瘦了一圈。
三組史燕妮女兒高考619分,卻湊不齊路費。老蘇帶著她敲遍鎮上所有單位門,籌集1.76萬元助學款?!澳翘焖任疫@個當媽的還高興,在操場上扯著嗓子喊‘咱村飛出金鳳凰啦!’”女兒說,畢業也要回來,做像老蘇一樣的人。
“在我們村民眼里,蘇戰成就是‘蘇及時’——果樹要爛他及時到,牛要病他及時到,人要倒下他及時扶。書是寫不完的民情,記是放在心上的百姓?!碑a業發展能手張東鋒晃著老蘇那本被汗水浸得發軟的筆記本,“他把咱們的日子過成了他的日子。我們脫貧致富了,他還在跑,說‘只要你們在,我就停不下來’。這樣的書記,我們一輩子服!”
“我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沒有做得最好,只有做到更好?!边@是蘇戰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錚錚誓言,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把群眾的“表情包”當作工作的“風向標”,在群眾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作為民生答卷的主筆人,蘇戰成在15.4平方公里的崖堯村這張民生答卷上,填寫了一個精彩的答案,讓村民幸福感滿滿的答案。蘇戰成先后榮獲“銅川市2020年度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銅川市2015年度農民增收‘雙十’先進典型”和“‘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優秀村干部”等榮譽稱號。
如今的崖堯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蘇戰成用實干和擔當,贏得了群眾的口碑,而群眾的口碑,就是他最亮眼的“豐碑”!